近来读三毛、爱玲、阮玲玉这类民国奇女子的生平个性,感于荷西对三毛深沉执着的爱,惊于爱玲的遗世独立高冷淡漠,叹阮玲玉遭谩骂殴打关于门外的凄惨,却面不改色风光依旧公众的虚假。
三毛自小由父教育,没有学校应试的束缚,性格放浪形骸,天马行空,带着自小的自卑、爱人的夭折,一头扑入荷西深邃如海的深爱。
她任性放荡,自由幻想,荷西一并追随,赚钱养她。
丰富的阅历和自由驰骋的灵魂,在那个时代新意别处,自然而成许多洒脱的文字,一如其人,风风火火,潇潇洒洒,要过跌宕的一生,撞破头也要血流得畅快。
这样的性格注定要经风雨折磨吧,荷西去了,三毛未完的精彩纷呈戛然而止。
此去经年,良辰好景虚设。远去的爱人,再做文章,也不复往生。
究竟她心里有没有悔悟,也许细水长流相伴到老也未尝不好呢?
叹息一声,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子也许不啻屡遭摧破,也疑惑,究竟要懂多少道理,才能走好一生?
三毛无疑风光过,潇洒过,却也彻彻底底落魄孤苦,不能自已。
爱玲自幼未得家之温暖。
生父是个窝囊又卑劣的男人,予女儿生命,却未有疼爱尽责。小小人经历父母争吵、离异、父亲再婚、后母排斥,本就不幸得很,对家庭、男人、人间温情、爱,应是既渴望又恐惧的吧,当她初尝爱的滋味,该是既勇敢又小心翼翼那般。冷漠孤傲的性格给予她超凡脱俗的才气,也拒人于千里之外,直至胡兰成叩开她的房门。
自幼穿破衣自卑着的她将自己扮的冷艳高贵,加之细瘦高挑的身子、独一无二的才气,对这个好求新鲜的情场老手来说有偌大的诱惑。
她以为他爱她纯粹,知他有家室也飞蛾扑火,知他城府深也全然不顾,她以为在他那里她不一样。彼时她无限渴望爱人的温情,甘做一个没有名分的身后之人。
动荡的岁月里她苦心经营文字故事,将稿费毫不犹豫一次次寄给那个早已背叛了自己的负心人,也许她早知爱错了人,唯覆水难收。
晚年的张爱玲,凄凄惨惨戚戚,她笔下的姑子男人,倾世倾城,纠缠飘零令人嗟叹,像极了自己的结局。
今之爱玲,瘦削高冷着一袭旗袍,在书的扉页依旧高傲。
阮玲玉更有个低如尘埃的出身。自小疼爱的父亲过世,随母亲入一富人家作佣人。却生得俏丽,演一手好戏。
旧社会的藩篱有多难破,直给她的一生开了个坏头。
无能的少爷看上了她,却受到贵人家的冷眼践踏,佣人之女岂能嫁贵人公子?
她不知道抗争是哪般,只有一个懦弱的母亲在身边,及至后来演艺成名众星所捧,她仍旧不知道何为拒绝何为爱。彼时身虽富贵,心犹如草芥般孤独下贱。
她演戏如演自己,悲从中来,泪从心底流,如她眼中的世界,风光在人前,孤苦才是真。
她在媒体公众前莞尔作态落落大方,谁知回到家却连家门不得踏进,敲上半天只听得自己的眼泪哭泣……
那男人待她那般无情,为什么不愤然离开?从前那个男人贪她钱财,诬告她想得好处,怎不口诛笔伐用手段摆平他?她可是一代人的影后啊……
可惜命运没教会她这些。她对苦难逆来顺受,生活像演戏一样阑珊无彩,精彩是她职业的外衣,未曾唤醒向生的刚强。
也许生活总是叹息,不如了结。
也许这25年,只是为别人活。为角色活,为母亲养女活,为人们的关注活。
阮玲玉自杀后,30万送葬者万人空巷,狂热的粉丝自刎追随她,泉下有知,被这么多人关注,她会不会悔不当初轻生求死,生出从新来过的热烈渴望?
唯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痛得真切刻骨,才有杜鹃啼血字字珠玑流淌笔下。
艺术源于生活,敏感的女子世间走一遭,蓦然回首留予生的故事,百般想象。
只是,如若努力过好一生,享得静美时光,不那般热烈,不那般决绝,不那般懦弱,向光而生,向暖而寻,小心经营,步步为营,以平淡为常,凡人自居,乐观看生活坚强一些,她们能否成为温柔的母亲,和蔼的妻娘,活得更赚一把?
时光一逝永不回,秦淮河畔柳葳蕤。昔人已随波水去,今之人,宁岁月静好,爱人长陪。
——后记:“童年一颗愿望种,随风一吹就出落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