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广东才知道有“冬大过年”的说法,在我的家乡从来没有听说过,好像也不太重视。但没关系,入深多年,我早已入乡随俗。
说到冬至,在我的家乡虽然不重视,但依然好玩。田里、地里早已是光秃秃的一片,但四周的山林,竹林依然墨绿墨绿犹如冬天从未到来。
冬季是一个农闲的季节,却依然闲不住勤劳的乡里人。在我们那个不大的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农田、山林、竹林。冬季是护林的季节,也是万物休整的季节。
冬季悄悄来临,大自然也悄悄的孕育出新的宝藏——冬笋。立冬一过,便是挖冬笋的时节。到了冬至更是挖冬笋的最佳时期,也是高峰期,这个时期的冬笋吸过晨霜、喝过冬雨已经长到最大、最饱满的状态。这无疑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最好的过冬礼物。
我喜欢挖冬笋,其中的乐趣就像寻宝。漫山竹林无一是宝,却又处处是宝。你不知道哪一锄头下去是宝,哪一锄头下去是空欢喜,这便是其中的乐趣。
挖笋是一项技巧活,首先得寻。冬笋不像春笋,长得快,会冒尖尖。冬笋个头小、长的慢,极少暴露自己。要寻的它们,得看竹子的长向,土壤的松弛度,竹子与竹子间的浓密度。
经验所得,竹尖朝向的地方便是竹根所在的地方,竹根所在的地方便有竹笋。土壤有裂痕的地方即是竹笋生长的痕迹,此处也必定有竹笋。竹子越密集的地方代表竹根越多,也说明有竹笋的可能性越大。
这些经验都是我跟着大人们挖笋时听来的,按照这些经验去寻宝,一寻一个准,就像玩游戏开了挂一样,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有时也会有运气的加成。
比起寻宝,挖宝即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挖的时候需要用巧劲,力度大了容易破坏笋的完整度,力气小了碰不到竹根。期间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有足够的体力。
我虽说不是专业人士,也算熟能生巧。顺着冬笋的长向,将周围的土壤一一刨开,当竹笋整个暴露出来了并可以一锄拿下。挖宝虽说是体力活,但能够将宝藏一一收获囊中是整个过程中最得意、最满足的时候,这意味着当晚的餐桌上可以添置一盘绝美佳肴。
新鲜的冬笋似乎把整个冬天的养分都吸进了层层的笋衣里,才使得其肉质紧实、鲜嫩、多汁,再配上刚晒好的腊肉,成就了这个季节独有的味道。
冬笋熬过了整个冬天就变成了春笋,熬不过的又未被人们挖起来的只能腐烂在土里,当作肥料。
挖冬笋不仅是为了获得美味,也是为了给来年的春笋腾出位置。因为只有把埋在土里的冬笋挖掉,春天的竹子才能更好的吸收,不被影响。
民间有句俗语叫:“九前冬笋逢春烂,九后冬笋清明旺”,这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数九前不把冬笋挖出来,那除了少量的冬笋可以长成春笋外,其他的都会自动腐烂在地里。所以大家都说:“今年冬笋挖得多,来年春笋才长得多”。
竹子在我们的文化里一直有很好的寓意,寓意着节节高升,寓意着长寿。所以竹子不仅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藏,也是我们一直一直培育、养护的宝贝。
注:从冬至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等到“九九"时,天气转暖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又叫“九九艳阳天”。
我是默言,我愿举着火把,带着光,带着温暖和你一起在写作的路上走下去,来加入我的会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