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20世纪80年代,我热衷于美学。
那个时候,各家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许多西方的学术著作,而哲学与美学自然包含在其中。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面对转型初期社会的复杂多变,就把阅读西方学术著作当成了一次思想的启蒙。
存在主义的先驱人物克尔凯戈尔则成为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伟大的人物都是精神病?
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若依据出生的年代,他应当名列近代哲学家之中。由于他的思想到了20世纪才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许多人都把他视为现代哲学家。
克尔凯郭尔家中有兄弟7人,他排行最小。他的父亲因为强暴家中女佣而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后妻和五个子女先他而逝,加上自己早年诅咒过上帝,所以患上了忧郁症,一生都承受着无穷的痛苦和孤独。
生活总是充满了矛盾。如果一个人的家庭环境非常正常、经历也都与常人无异,那么他也许就是个普通的人。对于那些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掀开他们人生的幕布,就会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与磨难,以及不为常人所接受与喜欢的怪诞行为。
在我的心目中,像卢梭、叔本化、尼采、凡高等伟大的哲学家与艺术家,都不是精神正常的人。即使他们不是精神病,他们也不像常人一样思考问题,否则他们怎么可能站到金字塔的顶端?
克尔凯郭尔的身世异于常人,加上先天驼背跛足、体弱多病,早熟而深刻,自认是个孤独的"例外"。他生性孤僻内向,行为怪诞,年轻时热衷于社交生活,以轻浮放荡的花花公子形象来掩饰自己的忧郁,23岁时动过自杀的念头,因为他整个的精神世界都是悲观的。
存在主义为何物?
存在主义虽然是作为一种哲学提出来,但是它并不仅仅是哲学,而几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处方面:意识形态、文学、艺术、服饰、饮食、家庭关系等。
“二战”以后,西方人反思在战争中不寒而栗的经历,对人的存在有了深切的体会,很多人在生死之间经历了恐惧、焦虑、孤独、荒谬等刻骨铭心的体验。在战争、暴力、迫害等问题面前,个人有没有选择的自由?要不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该如何做出选择?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存在主义的主题。
克尔凯郭尔虽然生活于19世纪中期,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在“二战”以后激起了回响,在他去世100年后赢得了共鸣。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期的西方社会广泛流行。
克尔凯郭尔认为,“个人”具有特殊价值,但是却淹没于群体之中,在国家意识、社会阶级、经济条件、人性观念、绝对思想中被消解了。
他认为,真正存在的是每一个人。因此,人的主体性或主观性才是真理评判的标准。也就是说,某一观点对人而言是否为真理,取决于人是否能以充分的热情视之为“个人的真理”。如果它不触及或不改变人的存在状态,则它是否为真理并无意义。
更进一步,克尔凯郭尔认为,真理即信仰。个人最高的自我实现,是将自己与神联系起来,而神是作为“绝对的你”与人对应的。信仰越强烈,则存在的程度越高。他主张,做一个真正的人就是做一个基督徒。
信仰跳跃的三阶段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在通向上帝的道路上,可能经历三个阶段、三次跳跃,也是人的存在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或三种生活方式。
一,感性阶段。人的生活为感觉、情绪、冲动左右,采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个人沉溺于感性的享乐生活,甚至是粗野的肉欲。但这种生活最后会导致空虚和厌倦而使人痛苦。痛苦使人陷入绝望。绝望有三种:不知有自我而绝望,不愿有自我而绝望,不能有自我而绝望。而绝望促使人去跳跃到下一层次即伦理的阶段。
二,伦理阶段。人的生活为理性所支配,不再只看当下,而能联系过去与未来,克制自己暂时的情欲,遵守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和义务,进行伦理活动。但是,伦理阶段的生活仍存在矛盾。因为个人总不能摆脱世俗的感性的生活,容易受到第一阶段的生活方式的引诱而忘却道德义务。道德义务与个人行为发生冲突时,个人可能感到自己有罪。为了解决有罪的问题,不能依靠伦理,而只有依靠忏悔。于是就由第二种生活方式跳跃到第三种生活方式,即宗教。
三,宗教阶段。肯定自己与神的关系,个人生活为信仰所支配,人作为他自己而存在,他所面对的只是上帝。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高于理性和伦理,否定伦理与理性。上帝不需要理性的证明,只需要当作信仰的对象,是个人处于孤独无依、恐惧、忧郁、绝望、痛苦等状态时的精神依托,是个人在感到自己有罪时的忏悔对象。
克尔凯郭尔为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三个重要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