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XX其实长得不漂亮,她啊,也就是化了妆」、「他当官的油水肯定特多」、「XX唱的不咋地,表演那都是假唱」,类似的声音层出不穷,简单总结,都是说某人不好的。除了具体的话,说起教授来,隐含着对女学生上下其手;说起城管来,隐含着欺压商贩,都很多。
为什么在谈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时候,人们会习惯性把他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媒体的责任
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面对庞杂的信息,只能看到少部分。如果不是刻意的浏览各方面的声音,那么他所看到的往往是单一媒体带来的每日新闻,而单一的新闻报道是否能完全做到还原事件真相?我想是不能的,每一个媒体都有他的倾向性,而这个倾向或是官方发言,或是博眼球争点击,又或者带有明显的指向性。
从新闻博眼球这一点来说,好的、友善的信息总是特别少。热点是什么,媒体就去追什么。我常常发现,哪里如果出现了热点新闻,那里的其他新闻也会被一股脑挖出来(河南电力所长醉酒停电);什么类型的事件成为热点,相关类型一下子就冒出来一堆(女孩被强奸)。一家能够长时间跟踪并给出后续报道的新闻媒体在当下极为难得。虽然时不时有感动中国这类的新闻,但更多点击量的依然是恶意的、八卦的新闻。
正是因为媒体拥有摧枯拉朽的作用,对舆论的导向也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事件的判断。
人的窥私欲和重口味
一则新闻不论好坏,总有人叫好、有人叫骂,叫好的人不一定一直叫好、叫骂的人不一定一直叫骂,如果说新闻是别人家的事,那么每一个争抢发声的看客只是在看故事,人们愿意谈论高级领导的小道消息、明星的私人生活,没有绯闻的明星是火不起来的,绯闻总不会一本正经的谈一本正经的事,总要把裙子往上拽拽、勾勾手指才会有更多关注。
就在不知不觉中,集体的窥私欲影响到个人的窥私欲,私处越重越爱看。把别人形容的越不堪好像就能获得越大的快感。由此越来越兜不住,底线越来越低。
向善的成本很高
我有一次坐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女人气喘吁吁冲上车,脸上很不好。车上的座位刚好坐满,她靠在栏杆上大口呼吸,不停抚着胸口,看上去很不舒服。看到这个女人,我在想:「要不要帮助她?」「如果她拒绝我怎么办?」「如果她搭上我不放手怎么办?」就像时不时就提到的潜规则一样,这些想法在我脑海里转来转去,我最终也没有站起来。
其实我也有过和她类似的经历,上学时候等车,突然眼前发黑,挣扎着上了车,人很多,我开始不停冒冷汗,面前的男人紧张的看着我,但什么都没有做。
就像什么事都说有潜规则一样,我发现大家面对事情时候的弯弯绕绕都不少。对于亲近(或者说应该亲近的人)都会抱有热情和极大地善意,而面对陌生的求助者,又会十分警惕,哪怕是我这样有感同身受的人都没有伸出援手。
之所以这样,在我看来,是向善或者“想善”的成本是很高的,意味着时间、金钱、情感的付出拒绝别人,漠视求助,把别人往坏里想,几乎没有成本,只要给自己假定一个简单的理由,那就是「没什么好人,别去帮助别人」。如果说会出现一点点惭愧的意思,最多几天也就烟消云散,大家都健忘嘛。
这样的结果,无非是出现越来越多不要脸或是二皮脸。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戳这里→打赏可以打赏我,谢谢你的喜欢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是思遥,这是我的一周四篇计划,欢迎你加入或是督促我。想要看更多内容,可以来简书,这是国内最好的写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