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大家习惯于盘点一年来的点点滴滴。12月25日,我们工作室的追梦人们也聚在一起,并特地邀请了局教研室的各位领导、教研员和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们,总结这一年来的成长与收获。强校长、邵校长、杨书记三位语文大咖带着我们一起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他们的发言分别是致教师、致孩子、致自己,富有诗意的语言,恳切真挚的情意,正是我们工作室每一个语文人的心声与期盼。
工作室成立一年零四个月啦,作为工作室的一份子,我也见证了工作室从最初的摸索阶段到现在相对成熟的推进阶段,这其中的苦与乐只有其中人最清楚。推送公众号文章、举办读书与成长论坛、还原名师课堂等活动,带动了我校语文老师快速的成长。我,一个教育新生代,更是收获颇丰。
尤其是隔周一次的“读书会客厅”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读书热,而不再只是语文老师的专场。读书会客厅活动也从最初的一人好书推荐,逐渐发展成为一人主讲两人点评,到后来的两到三人共读一本书,而上一次由历史、政治、音乐老师共读的书目《红灯记》更是以说唱表演的形式展现在大家的面前,经典的样板戏,唤起了我们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激起了我们重读经典的热潮。
就这样,我们的工作室负责人商量决定,打破以往的“会议式”年终总结,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演绎经典,喜迎新春。活动设想刚一提出,大家并不是很积极的响应,疑惑、顾虑让工作室的群里热闹了起来,毕竟把文学经典搬上舞台,对于我们这些呆头呆脑的语文老师们还是极具挑战性的,有现成的剧本倒还好些,要是根据经典现编现演难度就又提高了至少八度。但一旦有了新的挑战,谁还会愿意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呢?尽管感觉难度颇高,大家还是决定踊跃尝试。
备课组长紧急组织组员商量、策划,时间紧,任务重,两周时间必须拿出精品。
就我们组一开始光演什么就足足罗列出了12套方案:《哈姆雷特》、《百万英镑》、《茶馆》、《白毛女》、《家》、《雷雨》、《屈原》……然后结合我们组员的性别搭配、角色分配又一一筛选排除,最后才确定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爱情经典《孔雀东南飞》。组内的每位成员有角色演,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接下来就是根据原文编排剧本,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谁知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并不容易。我们可以熟练的背诵356个句子,1780个字,但要把它编成剧本就要考虑舞台语言动作,情景切换,舞台布置的具体细节了。陈述性的语句如何化为人物的对话,通过何种形式表现情节的发展变化,是否需要在人设与剧情上有所变动?多次试排,几经修改,终于才敲定了我们的剧本。后来又苦于期末临近,课程紧多,多人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排练时间受限,大家常常是只要看到人齐了赶紧拿出稿子对上一遍词。演出前那两天鼓囔囔的羽绒服兜里,必是装着用荧光笔圈圈画画的剧本。娱乐头条里常感叹某某演员多认真的看了剧本,因为上面有条条杠杠的圈划痕迹,若是把我们兜里韦编三绝的剧本拿出来,定是能被评上最敬业业余演员无疑了。
一向端庄的朱晓燕老师为演好花花公子陈公子的形象,连走路姿势都成了外八字;彭艳琴老师稳重温婉,演起媒婆来也毫不含糊,特意请了音乐老师专门指导动作,光那个大烟枪和烟袋锅子就三四个人凑在一起捯饬了大半天。银票、白绫、扇子等道具和课件制作、音乐截取,每个细节都是组里人一样样的精心准备。
后来听说九年级组要演《威尼斯商人》,角色一定下来,王美娟老师就开始专心背词,揣摩人物,琢磨细节。要知道,西方文学作品因其思维方式表达技巧和中华文化的不同,语言习惯也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夏洛克这个滑稽而又狠毒的角色有大量的语言对白,整个周末她都在背台词。也正是这样的付出才使得,迎新春读书会上她的举手投足都精彩无比。
七年级组的《经典咏流传》集唱、诵、舞于一体,将春、夏、秋、冬四季的诗词美轮美奂的展示给在现场和cctalk上的每一位观众。
现场的阵阵掌声和网络平台上的点赞、玫瑰,证明我们的展示足够精彩。站在舞台上,演绎着与生活中完全不同的自己,更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除了以舞台剧的形式演绎文学经典,我们还推出了现代诗朗诵《大写的中国》、相声《洋妞拜师》、黄梅戏经典桥段《女驸马》,全部由我工作室语文老师出演。如此多才多艺,语文老师怎会无魅力,语文课堂怎会不受学生喜爱?
阅读经典,品人生百味;广泛涉猎,提师者气质。阅读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它可以带领我们纵横中外、穿越古今、跨越南北。在阅读中行走吧,因为拔节的声音,心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