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小被允许做自已,还是只被允许按别人期待而活,长大后不论世俗意义上成功与否,内心世界会有着本质的不同。
前者内心安定,更容易呈现真实的坦然的自已。对外界的反应也更加真实自然。你可能会很讨厌他们的一些缺点,但只要看到他们美好的样子时,也会感觉真的美好。由于他们从小就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更容易拥有健康的自尊和自我意识,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长大后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他们往往能更好地应对。这样的人不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往往把自已照顾的很好。
后者内心紧绷,做什么事都要求自已达到外界固有的期望和标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总想从别人的眼光里嘴巴里找到自已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于是习惯性的压制和隐藏真实的自我。可是那些被压抑的部分变成了无处安放的不安定元素。时不时的困扰着他们的灵魂。所以这样的人经常给人感觉挑不出缺点,但总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他们要么看起来没脾气,要么突然的暴怒让人始料不及。忽视自我的需求越久,越容易迷失自我。他们骨子里缺乏真正的自信和自尊。太看重他人的评价和认可,以至于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容易感到无助和沮丧。这样的人能把别人照顾的很好,唯独会让自已很拧巴。
被允许做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可能发展出真实的自我,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只被允许按别人期待而活的孩子则可能感到不满足和不快乐,阻碍自身潜力的发挥。
仔细观察,这种现象也是呈现地域性倾向的。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强调保护个性和独立意识,经济越是落后越看重他人的期望和标准,压制个体意识。各个地区的人们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精神面貌可能正和这些潜藏的心理因素有很大关联。
如果你是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尽可能地鼓励孩子表达自已的想法和感受,并尊重他们的个性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心。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你是成年人,一定要跳出这个怪圈来审视自己,寻求到自已内心真正的渴望,而不再过多关注他人的看法和标准,多多倾听内心的感受,顺从自已的本心,去做自己。而后才能真正照顾到你想照顾的人,才能让生活更如自己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