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妈妈在朋友圈发的一句话在网上流传:“孩子,对不起,带你来到这个世界,却无法给你一片蓝天”。这是一位母亲的心酸,也是雾霾给予的沉痛。
雾霾,一种被称为PM2.5的及其微小的颗粒,是一种有毒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你的肺部,甚至是血管,诱发各种疾病,吸多了还可至人死亡。据调查显示,雾霾不仅会导致血栓等心血管病,还会导致心情,皮肤等各种问题。PM2.5实在是太微小了,出去走一遭,你的头发丝儿上,脸上,身体每一处可能都有它的存在。但是,你看不到它。它就像最可怕的敌人,杀人于无形,却永远隐藏在暗处。这个敌人,是人类自己造就且正在造就的。
雾霾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雾霾肆虐,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对交通的影响:严重时航班停飞,高速封路。轻则交通堵塞,原本四个小时的车程走了八个小时.。其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造成中小学停课,争买空气净化器,出门必带口罩。河北雾霾小镇,晾晒衣服都只能室内晾。最后,对健康的影响就更不必说了,医院排长队看病,大都是小孩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前几年刚有雾霾之时,很多人不在意,一场风过去了也就算了。可是现在,雾霾已不容忽视。在重度雾霾之下,每个人都在为生存担忧。
已有很多人选择移民,选择度假,逃离雾霾天。孩子的呼吸道比较脆弱,她们不敢拿孩子的健康作赌注,她们只能选择逃离。然而,这只是针对家境殷实者的孩子。很多父母,她们没有这个能力,她们有固定的工作,不像明星,到了雾霾季,带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逃离的是小部分,很多人在原地忍受。雾霾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治理雾霾,是在复杂的矛盾中求解的过程。
在高中学校时,很多个晚自习,看那肆无忌惮排放废气的烟囱,大排量的向上冒,就隐隐的想,它早晚会造成天空的伤痕。天不再湛蓝,霾给的灰暗,就是大自然给的惩罚吧!矛盾是必然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如当前的中国,面临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矛盾可以是毁灭也可以是新生,关键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矛盾。
政府对治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治霾亦不是一蹴而就。造成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达标的污染气体排放,煤的燃烧等等。企业不进行污染处理,因为会增加成本,增加成本意味着高的价格,如果只有一个企业因进行污染处理而增加价格,消费者会买账吗?重霾区域不关停污染企业,因为它能带动地方经济,如果官员考察看的是GDP,看的是经济发展,地方官员会为环境而尽心竭力吗?市场竞争,经济,消费观念,上层制度,治理雾霾本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但不论如何复杂,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就必须给予措施。发挥全民之力以治霾,日常燃煤,汽车出行,监督举报等方面都可以着手,民众想看到的,是成效。
解决矛盾,还需学习和借鉴
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染要比中国严重的多,就英国伦敦,现在也早已摘去了“雾都”的名号。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日,英国都十分看重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国家的政要更是以身作则倡导绿色出行,因此你也能看到时任首相卡梅伦,拉风的伦敦市长骑自行车上班,而副首相克莱格则在坐地铁。英国众高校也注重开设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是国际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
美国的洛杉矶也是曾是一个备受雾霾困扰的城市,对于治理雾霾,首先,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加州一带的环保机关,制定并推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借助排污许可、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式,促进减排,终于在八十年代降低了洛杉矶的臭氧浓度。其次,开设针对雾霾的相关专业。培养相关方面专业人才去更好的治理环境。
这片空气,这片环境,不是你用完了丢弃了就可以找到新的。雾霾以最惨痛的方式告诉我们:“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用环境换经济,代价实在太高昂,当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为奢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是病态的。
一位母亲的无奈,也是千千万万母亲的无奈。治霾之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够“有作为”,发挥全民之力以治霾。未来几年,让全民能够吸一口清新空气,望一眼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