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简书写东西是在2016年的2月,到今天2018年5月1号。断断续续也算在简书坚持写作2年,想想都觉得:哇,好厉害!开心,满满的成就感与虚荣感。
最近计划日更40天,算上今天就第21天了,时间过的很快,在第5天时还认为日子过得慢,不知不觉就坚持到了现在。
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它需要调动你的眼睛、手指还有大脑,你必须心无杂念,达到专注状态才能完成;但写作同时又是一件极其畅快的事:在你有了一个想要表达的想法后,这个想法促使你进行关联性知识的提取,大脑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形成初步轮廓,接下来操纵手指,脑袋里的信息转换成文字输出,一个个排列组合的汉字形成句和段,最后得出一篇代表了你思想的文章。你会因此获得满足,产生强烈的自我信心。
日更,则是你对写作这件事的坚持,同时也是对你写作能力的验证。更重要的是,你能通过日更得到一次自我锤炼。
跑步时,我们会经历一个被称为“极点”的过程,当极点出现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此时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简直不愿意再继续运动下去。面对极点时,有些人因为不适感放弃了;而有些人因为坚持过了极点,运动又重新变得轻松、协调,收获极大的愉悦感,同时又使自己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日更也存在着类似的一个“极点”。
坚持日更的人开始会经历兴奋、沉浸,然后因为能力跟不上需求而感到茫然疲倦,发现无东西可写,觉得自己的日更毫无意义,这一过程就是日更的“极点”。
日更极点到来时,一部分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也许并不适合写作;有些人能写,但感觉“身体被掏空”,没东西可写,每日被日更“使命”催促,变得焦虑。在这些状态下,开始怀疑日更的必要性?挣扎着走向放弃。
而有些人则怀着完全不同的心态,这部分人认为“极点”的出现恰好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日更规则。发现问题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并因此感到兴奋,他们会在发现问题后重新进行规划,从而达到进步。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 德韦克在研究人们在面对失败的态度中发现了“固定型思维”人格和“成长型思维”人格。
面对日更“极点”,持消极态度的那一类就属于“固定型思维”人格。
拥有固定型思维人格的人,他们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更在意当前的结果,于是,只要有可能做不好、发现自己暂时跟不上,他们就直接不去做或者直接放弃了。
而持积极态度的“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会把暂时的挫败当成一次历练,他们更在意自己是否能变得更好,他们知道:虽然自己暂时表现不够好,但只要持续做下去、练下去,一切都会有所改善,甚至必然会有很大的改善——就好像什么都无法阻挡他们一样,他们总是可以“奇迹般地成功”。
为了日更而日更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在大多数时候,进步的过程就是痛苦的,从没有一条路径能使进步变得轻松。
遇到瓶颈而继续坚持,并要求自己在坚持的同时有所进步,我们就从“固定型思维”切换到了“成长型思维”。
当我们日更感到疲倦时,要想到那些公众大号每天都在坚持推送。对于我们来说,他们的写作能力更强;但对于他们来说,每天寻找写作素材也是同样的困难。
当我们确实无法做到日更时,首先不是把做不到当成一种结果的失败而选择整体的放弃;而是把日更看成写作的练习形式,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适当调整,允许自己间隔“日更”或者一礼拜休息两天作为休息和补充,让自己获得更大一点的宽容度。
日更时缺乏写作素材,坚持到瓶颈时发现无素材可写,便要思索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纠结于困难本身。
我们可以把拆分一本书作为日更内容,那么每天都有得写,同时还是在补充素材。或者专攻一类,写影评、书单推荐等等;专攻一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写作方向的确定,就意味着可选内容的确定。你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你没有方向,想写的东西太多使你变得茫然。
同时,放弃把日更当任务,也就是单纯的“为了日更而日更”。把日更当成自己写作水平提高的方式,卸下心理包袱,使自己专心投入到写作中,只要有进步就应该感到开心,而不是因为要完成任务草草了事。
有些人在坚持日更的途中就放弃了,偶尔提起兴趣就写一两篇,如此反复却没有积累,更没能锤炼出更强大的心态。而有些人突破了日更瓶颈,变得更有方向,更轻松,真正将写作变成自己的技能、甚至职业,走上你曾经理想踏上的道路。
为了日更而日更,其实是换一种态度面对你的人生,不再是每次遇到挫败就退缩放弃,而是把挫败当成成长的一部分,即使挫败也坚持下去,最终克服,并得到成长。
其实,以绝大多数人态度之消极悲观,根本用不着拼天赋……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