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5第二章
今年的暑期与以往不同,八月份开始的与家长的共读活动很好的让我之前计划的“读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这样的空想落地生根。有了这样一个共读群,大家一起读、一起说,有督促、有思考、有交流,真是让人动力满满,这样抱团成长的感觉真好!
《给一年级家长的建议》这本书实用性很强,作者从一线带班经验出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与家长分享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验,作为教师,读来也是收获颇多。其中《习惯:想让娃有优秀吗?先训练娃把饭吃干净吧》这一篇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
思考一:对孩子真正的教育
在学校举行的“光盘行动”中,教师对几粒米的认真也是让我没有想到。回想起之前自己带过的班,其中也不乏有学生以这样糊任务的态度吃完赶紧去玩儿的。碗底都是米粒,还有的嘴角也沾上一两粒米,就这么抹抹嘴快速跑开了。对于这样的现象,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是没有在意,但当读到“你说他没有光盘,他确实已经吃完了;你说他光盘了,却总是留下一些或在碗边,或在勺子上,着实让人头疼。”这样细致的观察、认真地要求可不就是对孩子的真正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说过“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比试卷上的分数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在学校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无论是从孩子身体发育的角度,还是从遵守规则的角度,或是从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角度,再或者从养成良好习惯的角度,我们都应当引导并教育孩子实行光盘行动。”学校举行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不仅仅是一项活动,其背后何不蕴含着对孩子的教育。举办活动者的初心也是想学生通过活动能在德智体美劳任何一方面有所提升。教师只有看到活动背后的意义,其对学生的教育也才能落到实处。
思考二:对教育理论的运用
“一个八岁多的孩子,虽说正开始由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服从阶段向可逆性阶段过渡,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但为了几粒米,为了不把饭碗里的米粒吃完,居然有如此的言行,公然与规则、与老师‘对抗’,确实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对孩子不同阶段的特点的认知与现实的教育现象相比较,思考、总结,这不就是对教育理论的活学活用吗?“华德福的创始人斯坦纳博士说,孩子不是学你说什么,甚至不是学你做什么,而是学你真正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日本脑科学家林成之说‘排在第一位的,是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等等,书中随处可见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引用,这让我发现了理论的魅力。以前在师范上学时也学了不少教育理论,但当自己开始工作时便发现理论与实践隔得是如此遥远,一线带班的种种情况总让人措手不及。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书本上的教育理论也逐渐被教学中的土方法代替,什么好用用什么,理论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光芒。但在读了本书之后,我发现教育离不开反思,前人的经验而形成的教育理论就像巨人的肩膀,只有在不断与理论比对的过程中,自己的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敞亮。
思考三:对教育细节的把握
“短短一周,我的工作日记里居然有这么多关于孩子的细节记录,母亲看着有些感动,觉得我工作这么认真负责,这时候再听我说的话就有些能入耳了;同时也感到吃惊,因为这些情形在家里也是经常看到的,但从来没有被正视过,更不用说提醒、帮助孩子纠正和改变了。”郭老师对学生的细致观察别说家长,我看了也觉得感动,班上那么多孩子,短短一周,就已经对学生观察得如此细致入微,从生活到学习,都是丝丝入扣。其实像文章中这样的孩子我之前也遇到过。今天出现这个问题,明天出现那个问题,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天天都忙来忙去。但教育效果呢?与自己所费的口舌相比,孩子真正听进去多少,又改变了多少?学生听多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吗?他的家长配合教育了吗?自己一个人忙来忙去这样的方法正确吗?看到郭老师细致的观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家校沟通,我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更重要的是家庭的配合。当然也只有当教师真正发现教育细节,认识到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孩子的问题才可能得到重视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