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更的第60篇文章,在文字海洋里,这也就是一粒沙石,也注定更多的人无缘。在写这些文字之前,是怀着它最终会凝结成一颗珍珠,但现在也是不甚关心了。作者和文章那就如同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时刻一颗心为之悬置着,这过程钟有快乐也有痛苦。也怀着殷殷期盼的心,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骄傲,可最终我们还是无法设定他的成长轨迹。反之,如果你用力过甚,反倒还可能被其反作用力吞噬掉。
在这两个月时间里,世界上很多生命在悄无声息中来了又去了,就像从来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是在记录世界的方式,多了几万的文字,对其他人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
是该作个告别了,也该做个小结了,丘吉尔的说过:这不是结局,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可能只是开始的结局。在我看来开始和结局本来就不会有明晰的划分界限,它们也是彼此胡互为表里的。也正去同样逻辑的另一句话,只要还活着就还不算彻底失败。如果将两句话结合起来,就可出清晰地看出,开始和结局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局。没有失败,同样也不会有关成功。
对于现在的网络世界,传输成本日渐低廉,有的甚至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了。只要你能制造出优秀的内容,大抵都会被慧眼识珠的认出来。以前只有专业人士做的的事,现在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了。以前能著书立说的都是极具文学造诣和修养的人,他们往往都是从千万中的人挑选出来的。就如镂刻在动物骨骼上的文字,他们一定是社会顶层人士还可以阅读的,阅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人都有被别人“看见”的需求,这种需求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满足大部分人。不过,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关注别人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总结成一句话,谁都不愿只是做个观众,都想成为站在台上接受万千大众的关注。
人人都在表达自己,无时无刻不都在“努力”着。不管他们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表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还不会开口说话的孩子,他嚎啕大哭就是唯一表现自己的手段,这是在告诉父母:我饿了,我不舒服了,我需要你们关注了…
现在社会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形态——就是以炒作的方式获得关注量。相对于普通人还没那样号召力之前,我们就用社交网络,如微信的朋友圈。在总图表达自己时候,觉得还不够透彻,再附加一些具有文学气息的文字那就成了必要了。这就很及时的传达出我”此刻的状态,无论美艳到怎样不真实的地步,他只是在告诉你:我需要关注,需要你的观看…
社会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更加嘈杂,人人都成了“书写者”,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赢取着别人的点赞。结果就是再也没人可以静下来,听听他人的故事,自说自话或自编自导就成了所有的话语。以前的统一,变成了各抒己见。
人气就在一轮接一轮的自我抒发中,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谁都是演员,无论要得像不像自己,关键是自己还在不在社会的中心位置。有没有了真正的观众也不要紧,哪怕是虚拟出来的关注,自我成就还会让人不顾一切的。就算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他也会尝试着参与设计自己的『偶像』。得到别人关注的好处可以是,经济与荣誉的无限提升。
再次回到自己的小世界,我也常常在思考:究竟有多大的必要非得写一些东西?最终会不会只是徒增了一些文字垃圾,漂浮在网络的世界里。答案还是不确定的。
当然,不日更也不意味着放下,更不是完全放弃。作为一项志业,它依然还有存在的必要,毕竟他也给我带来无限生命动力。就算对别人没用,只需把它变为私藏日记就可以行了。卡夫卡的作品,不也是身后才发表的吗!
到这就结束了吧,天下没有永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唯有实现自己活着的意义,那才是生命该有的全部。唯一还可以称道的就是,活着本生就是一个奇迹。再在无数生命奇迹中碰撞出新无限火花,在短暂闪耀之后,最后消融于星辰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