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下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和教育的联合使传统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更是在全国各地的偏远农村小学发酵升华,变成了一场农村教育的华丽“翻身仗”。在这场没有硝烟只有喜悦烟火的战争中,大家用一块屏幕、一根网线、一张大课表,通过互加计划利用CCtalk网络直播平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身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们的未来充满着更多的可能性。宁都县田头中心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在这场变革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重新认知自我、展望美好未来。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互加计划;变革;乡村教师
【正文】
宁都县田头中心小学四(1)班,全班一共有49名同学。他们天真、可爱,但大多是乖巧、听话的孩子。在与他们相处了一个学期之后,我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挫败。原来呀,学生的天真是因为对世事一无所知,他们的听话是因为胆怯、胆小,在课堂上举手寥寥无几、观点全班统一、做事的时候毫无头绪、班干部一辞再辞不愿意当…… 我从接手时的欣喜逐渐转化成无奈,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时候,“幸运流星”砸中了我们。
在2016年11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联合组织的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会在江西赣州召开,那时候宁都县教育局就与沪江签订推进网络扶智工作意向协议。2017年先在部分教学点试验,试验结束后在2018年宁都全县推进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这颗百年难遇的流星在我们的天空划过,留下深刻的痕迹。
一、 互加计划改变学校传统教学方式
在这一片还未被开垦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上,我们首先迈出一步,成为较早吃螃蟹的人。
2018年2月26日,宁都县教育局下发《关于我县乡镇小学开设“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的通知》,要求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集体参与,以解决学校专业教师不足、课程难以开足开全的困境。宁都县田头中心小学立刻进行网络课程报名工作,四(1)班成为中心小学第一个参与课程的班级,征询孩子意见后在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中一共选择了《夏加儿美术》、《阳光音乐》、《彩虹花晨读》、《生命教育》这四门课程。我们虽首当其冲但并不是盲目跟风学习。
1.学生自主选课。
选适合班级学生的课程,才是运用好网络课程学习的第一步。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在选择课程之前,我一直摇摆不定,十几门好课摆在眼前,有我认为好的但是学生不喜欢、有学生喜欢的课程相冲突、有领导认为必要等等问题,纠结来纠结去,那一个星期,学生各种不适应接踵而来,整个课堂乱成一团。最后,我决定抓紧时间先自己私下做做功课,了解好每种课程大致都会教些什么再让孩子们进行选择。最后和分管领导沟通和孩子们交流,引导孩子们从全部课程里想好自己最想要学的几门然后全班投票,这下就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爱好,而且四门课程总有一两门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所以,这四门就是最适合他们学习,从选课开始自主参与,孩子们迈出了第一步,也开始拥有了为自己争取想要的东西的勇气,慢慢的他们不再是那个任老师安排默默无言的孩子了。之后的很多课程,孩子们都会像当初选课一样,有商有量小组之间互相探讨、表达,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2.一师变多师。
双师模式的发展对学生和教师都是全新的开始,在上课过程中班级老师(助学教师)应当比网师更加需要努力。
双师模式开启,师生都很不习惯。在网师问答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是回答好还是不回答好。刚开始上网络课程时,对于陌生的事物师生都怀抱观望的心态。那时我常站在一旁观察班上孩子,他们对连麦有着无法理解的态度,对网师的教学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状态。这是由于传统模式里一师对一班留下的“后遗症”,孩子习惯听从一个老师的观点,听从身边老师的教导,对其他形式给他们进行教育教学的老师都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互加计划的网络公益课程打破现状,学生的认知还来不及转变。所以班级老师这个时候要把学生的强烈依赖进行转化引导。
我们班一个开朗的女生在上网课的时候对我说:“老师,我到底要不要回答他嘞?”那时候我恍然大悟学生把课程当成了看电视,只是用看没有走心没有思考。所以我立马意识到双师模式中身为教师里的助学老师的重要作用。从那以后,绘画、唱歌、舞蹈我都会身体力行的去学去做;上课需要准备的事物,都会提前安排好。每次上课助学教师要身为“模范者”还要变身“讲解员”,哪怕是做的不好不标准,孩子们也有一种老师也在和我一起努力的感觉,这样才能慢慢的都动起手来。
3.教师观念转变。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正在发芽,准备开花的孩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作为一个富有灵气、生动活泼的成长中的学生,在他们的身上,值得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方面有很多。一个班的孩子都是性格迥异的,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学习网络课却热情饱满,力争最好。也有成绩特别优异,但是网络课程参与却吃力的。所以每次月考试成绩出来,我整个人被沮丧的心情笼罩的时候,我总安慰自己想的开朗些,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正如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每个人的存在价值都是与之不同的, 充满阳光的去看待一切,阳光也会照进我的心中。
果不其然,我们班的孩子在网络课程上一次又一次获得了表扬、表彰,一开始我们只是默默无闻的学习着,后来我们的图片开始在课程前面的预热视频里出现了,再接着孩子们的作品飞到了上海参加展览,慢慢的一张张奖状寄来了、横幅送来了……我们的荣誉越来越多,孩子们越来越自信、自觉。他们也把参加网络学习的拼劲和热情带到了学习上,觉得学习是种乐趣,是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是事情。当学生感受到你在欣赏他时,他会很容易被打动,使他更具价值感,更具成功感。
二、 互加计划使农村师生进行多角色转化
后来,我们从参与者变成能量的传递者,我们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变成了很多人的榜样。
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张大课表把全国各地乡村孩子和乡村老师都紧紧相连,在这一个紧密相连的故事中,我们从那个被关爱的人变成了能够去关爱别人的人,这是我们长成的最让自己骄傲的模样。
1.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创造者。
学生脚踏实地,自主坚持参与网络课程。
从2018年下半学期,我班学生所选的课程全部获得了结课证书,参加的课程打卡几乎都收到了其他地区老师们的表扬,他们在小打卡给我们评论,说我们参与的很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还有其他乡镇村小的老师问我和我们的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这样的。从那一刻起,我清晰的意识到我的孩子们真的不一样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在其他人眼中是闪着光的。他们从一个简单的学习者变成了一个好的课程的创新者,用创新打动的各区域的师生们。
在“给远方朋友写封信”的活动当中学生也早早的报了名。历时一个月的活动,孩子们从制作信纸信封、学习写信格式、修改信件内容,改了又改才定下来寄过去;“乡村孩子同唱一首歌”的活动中我们也率先学唱、编舞演绎着农村娃娃娃们的独特风采……我们的学习的故事、网络学习班级氛围的营造也在乡镇中流传,孩子们都在这样的荣誉里不敢松懈继续踏实的进取着。
2.教师从引路人变成开拓人。
不忘初心,用己之力影响他人。
那时候我是一个背着随身包走到乡下去当老师的小女孩,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模样,花草树木鲜嫩充满生机,让人充满希望,它和孩子们一样。那时候新的教育模式在我脑海里还没有概念,它的形成和运行让我觉得无比渺茫,我不能想象出乡村孩子要多久才能和城里孩子一样。 只是带着班级孩子认真参与互加计划网络公益课程的我,也在种种荣誉接二连三降临的时候,抑制着兴奋,思索着新的突破。从传道受业解惑的小组语文教师到设计开展一次又一次主题生命教育和其他活动课以及课程的拓展活动,这是从简简单单的互联网教育引路人变成了课程的开拓者。
后来,从优秀助学教师到县级助教更是荣幸的成为彩虹花晨读导教团成员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彩虹花低段晨读课程的直播教学工作。我也从学习者到帮助者又成为传授者和开拓人。和孩子们一样,我们都在这广阔无垠的天地里,汲取着源源不断的能量,然后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把它奉献给更多需要的人。
三、互加计划改变教育队伍观念,为乡村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2018年3月宁都县成立了宁都互加助教团,与此同时我开始成为宁都县互加助教。通过整整一年时间的努力,从6个人的团队变成了有20人的互加助教团。这支教育队伍中的老师来自各个学校,自愿自主成为志愿者为全县互联网+教育的推进不断努力。这支老少参差的队伍是传统教育中的新生命,每一位助教用业余时间点亮教育热情的火把,只待星火、风吹形成燎原之势。
县级助教的成立对宁都美丽乡村课程的推进的作用有比较重要三方面是:
一、有秩序。每所学校在一开始开展时都各有特色,这时树立一个标准会让每所学校在展示的时候既规范又保有自己特色,显得更整齐美观。
二、有反馈。有每日通报会激发众老师的积极性,做到有反馈,不会让助学老师们觉得工作是无用功无意义。而是让每一位助学老师都能展示自己,努力能被看见,把小能量汇聚成大“太阳”。而对一些开展不太顺利的学校也有一个反思和借鉴作用。可以在通报中找到开展的很有效的学校进行学习和借鉴。
三、加速全面推广。助教工作从侧面做到了一个监督提醒的作用,通过助教工作可以影响更多学校参与进来并越做越好加速了对互加美丽乡村公益课程的一个推广。另外对均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促进,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的步伐。
助教通过每日的预告、学讯汇报、定时的县级直播表彰等方式详细掌握全县参与情况,及时联系出现问题的乡镇,使农村小学参与互联网+教育课程成为良性竞争模式。又实时与互加计划团队紧密联系,从个别乡镇突破达到全县的快速推进。部分乡镇也从县级助教的工作获得启发成立乡镇助教,进一步扩大各乡镇的互联网+教育的覆盖面。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新的乡村教育(互联网+教育)让孩子变得自主、开朗活泼、充满朝气;让老师树立新的教育观,获得了教育的快乐;让家长们放心踏实的将孩子送回家乡学习。互加计划的开展大大改变了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师生资源流失等问题。现在不是去想象乡村孩子什么时候和城里孩子一样,而是去畅想,乡村孩子会创造出一幅怎样的未来的蓝图,因为他们的未来更加充满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