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长的城市,好像仪式特别的多。除了正常的婚丧嫁娶之外,更多的是“乔迁”、“升学”、“开业”、“做寿”等一系列牵强的仪式理由。
也许有人会说,给老人“做寿“理由还算合理吧,是孝心的体现。但我看到的举办仪式的家庭,好多几乎都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甚至老人还存在温饱问题。可能,子女给老人买的唯一一套新装就是用在“做寿”典礼上的。
虚假的笑容,客套的寒暄,主人惺惺作态,客人也曲意迎合,一场盛大的仪式下来,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数一数红包数量,查一查有多少money到账吧。这种主、客都心知肚明的仪式,也仅仅是一场“仪式“而已。
见多了,我便不再相信仪式,不再感动于仪式。我已经开始反感仪式。
工作以后生活在外地,双方父母都在远方,所以我们的婚礼举办了三次。第一次是激动,第二次是迎合,第三次已经不想参加了。
“只要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怀着这样的想法,我自己不要求任何形式的仪式,比如生日,纪念日,情人节,圣诞节等女人心中的重要节日,对我而言都可以忽略不计。
“也许是我看问题的角度太过片面了,过早的做出了以点带面的结论。”一件小事,让我产生了这种想法,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仪式的意义。
结婚十年的我,婚后生活也早已归入平淡,再不是“每天都是情人节”的天真少女,而是每天研究营养、保健、婚姻、育儿问题的中年女人。
昨天傍晚,我突然收到一个微信红包,是一年多未联系的老同学。上面写着生日快乐。我的第一反应,马上回复:”发错了吧,谁生日?”可字刚打到一半的时候,我停了下来,看着桌上的台历,原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坐在沙发上的我,不禁苦笑,往年家人、朋友还会有些人记起今天,只是一年比一年人数减少了而已,可今年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记得了,最可悲的是,竟然都不是我自己。
我不是想强调一个生日的重要性,而是这样的生活引起了我的反思,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标定一下,我们又如何证明自己是在活着?而活着也并不等于生活。
仪式可能是形式大于意义的,但如果没有仪式,我们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航标?
活着并不只是“活着”,人的一生也并非也只是要活过而已。之前的我一直在回避仪式,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仪式,出生的欣喜是序曲,而死亡的葬歌是它最后一程。
没有仪式的生活,就像看不到航标灯的一叶扁舟。飘浮不是我们航行的意义,到达终点才是航行的最终目标。
有人说:”生活太苦逼,需要仪式来快乐一下“。
原来我之前一直排斥的并非是“仪式“,而是打着仪式旗号的虚情假意。
仪式并非一定要”高大上“,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就像中秋节吃一块月饼,过生日许一个愿望,母亲节奉上一支康乃馨,只要能标记好今天、此刻的不同,它便是一种仪式,一个人也可以有一场仪式。
今天,能坐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对我而言也是一次庄严的仪式。����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