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麦琪的礼物》、《爱的奉献》、《最后一片叶子》和《哈格雷弗斯的骗局》有感
高中的时候,便看过了欧·亨利的几篇短篇小说,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麦琪的礼物》和《最后的常青藤叶》。那时,因为小说结尾奇妙的转折和其中表现出的人间真情而喜欢上这个作家。近日,又翻了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选》。在这一次的翻阅中,除了欧·亨利式的结尾和人间真情外,欧·亨利的小说还引起我的思考。
一、有价的感情
The Gift of Magi讲的是圣诞节前夕,妻子Della发现自己抽蓄很久的钱,还不不足以为丈夫Jim买一份像样的礼物,于是,她卖掉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一头秀发,换来20美元为Jim买了一条配得起他的金表的白金表链;丈夫下班回来,也给她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全套的精致的发梳,而这份礼物是丈夫卖掉自己的金表换回的。两人都将自己珍视的宝物拿出来,换取对方想要的礼物,也都为对方赠送的礼物感动不已。
以前没有注意到——“麦琪是谁?为什么说是麦琪的礼物?”而这次重读,才注意到”The Magi, as you know, were wise men-wonderfully wise men-who brought gifts to the Babe in the manger”。查了资料,才知道这三个智者“Magi”的由来。上帝派耶和华(耶稣)来拯救人类,选择了纯洁善良的玛利亚作为孕育载体,玛利亚在马厩中生下了耶稣,而世间的三位圣人得到神的指示后,将珍贵的礼物送来,祝福耶稣的诞生,这三位圣人被称为“Magi”。The Gift of Magi不仅是代表着带着深深的祝福的珍贵的礼物,更多的是超脱于礼物的一颗真诚的心。高中时期看这篇小说,为之感动不已。
但放到现在来看,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太正确的观念。没有必要为了一份礼物而倾覆所有,爱需要表达,但是爱的真切不是靠着昂贵的礼物来表达的。不应该拿有价的礼物来绑架无价之情。生活总还要进行,为了购买昂贵的礼物而变卖了自己珍视的东西,最后两个人面临的却是得到“无用”的礼物,这样的结局带有几分可笑。
二、善意的谎言
A Service of Love讲的是两个艺术追求者,Joe和Delia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他们成为彼此追求艺术的支持者,生活虽然艰苦,却也美好。但追求艺术的路上并不是那么平稳,终有一日,两人走到山穷水尽,没有钱供给生活与学习费用。于是,Delia去教学生弹琴,Joe去卖画。两人都赚得了一定的酬劳来维持生计,并为彼此感到高兴。两周后,Delia带着缠着纱布的受伤的手回来,Joe看到后,表示惊疑。Delia便坦白说出自己一直是在编造故事以隐瞒在洗衣店熨衬衣的事实;而此时,Joe也坦白说出了自己的酬劳不是靠买画赚取的,而是在Delia工作的那家洗衣机里烧煤赚取的。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荒唐。两人在同一个店里难道就没有遇到过?但是,通过故事,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两人为了不让对方担忧而编造谎言的善意。小说在开头就点到这么一句话——’’When one love one’s Art no service seems too hard’’。为了当一个人热爱艺术,所有的贡献都是值得的。两人为了艺术、为了彼此而不怨劳苦,不懈努力,但,他们都为了将自己的工作说得体面一些,不让对方担心而撒了谎言。也许,这个谎言没有造成大的伤害,但是谎言终究使人劳累,为了圆谎,不得不编造富有逻辑的话来圆场。谎言虽善意,但说谎终究不是一件好事。
The Last Leaf写的是琼西在秋天患上了严重的肺炎,她躺在病床上望着不断被风吹落的常春藤叶,想着自己就是最后一片叶子,叶子的飘零自己也将西去。还没有画出伟大作品的画家贝尔曼先生在听了琼西的同学——苏讲述了琼西的情况后深有感触,决定帮这个女孩一把。在一个下着大暴雨的夜晚,最后一片叶子悄然飘落,贝尔曼用画笔画出了一片叶子,而自己却患上了肺炎,一病不起,琼西因为叶子的永不凋零而绽放了笑容,病也痊愈了。
贝尔曼无私的精神确实很感人,但是,这种以命换命的行为真的就高尚无私吗?贝尔曼的拯救行为,其实也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为了琼西勇敢地活下来,贝尔曼和苏共同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给琼西捏造一份假象,让她看到希望,激起她生命的意志,活了下来。但,贝尔曼——这位老先生却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另一个生命的重生。这是一个善意而悲伤的谎言。每个人的存在都有生命价值,以命换命究竟值不值得,从来就是难以说清的话题。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方式太残忍了。这样的高尚无私不应该推崇。
但至少,在这篇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应该有人生追求,如果没有追求,没有牵挂,人很难有意志存活下来。琼西在生命意志逐渐坚强的时候,想起了自己想去不列斯海湾写生的愿望,所以,慢慢地痊愈了;也许,贝尔曼先生一病不起,是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人生中最杰出的画作——一片常青藤叶,才安心归去。人的生存都是需要精神支撑的。
三、叵测的人心
The Dupilicity of Hargraves讲述的是塔尔博特少校在南北战争后,由一个富家公子沦落为平凡百姓,但是,他身上的“公子气”一直没有丢失,他固守着对北方人的偏见。少校和女儿移居到华盛顿,选择了一处偏远的公寓住下。房客们都挺喜欢少校,但是,他们对少校的喜欢不过在于可以捉弄他,嘲笑他。而只有哈格雷弗斯才会认真地听少校讲那些南方的历史和传统。直到有一天,少校因为经济陷入困境,女儿正在苦恼如何筹钱时,少校却把仅剩的两元钱买了两张戏票。而故事也由此发生了转折。在戏院的舞台上,他们看到了哈格雷弗斯,而哈格雷弗斯正是在扮演一个和少校几乎一模一样的南方的上校。” For Colonel Calhoun was made up as nearly resembling Major Talbot as one pea does another. The long, thin white hair, curly at the ends, the aristocratic beak of a nose, the crumpled, wide, raveling shirt front, the string tie, with the bow nearly under one ear, were almost exactly duplicated. And then, to clinch the imitation, he wore the twin to the Major's supposed to be unparalleled coat. High-collared, baggy, empire-waisted, ample-skirted, hanging a foot lower in front than behind, the garment could have been designed from no other pattern”,这才道出了哈格雷夫斯的阴谋,作为演员的他接近少校,完全了为了体验生活,体验人物,以更好地模仿人物。’’Mr. Hargraves had used his opportunities well. He had caught the Major's little idiosyncrasies of speech, accent, and intonation and his pompous courtliness to perfection—exaggerating all to the purpose of the stage. When he performed that marvelous bow that the Major fondly imagined to be the pink of all salutations, the audience sent forth a sudden round of hearty applause’’,因为少校的“帮助”,哈格雷夫斯一夜成名,而台下的少校却不得不忍受着这一份屈辱。
作为一个老年人的少校,能够遇到一个愿意倾听的年轻人,老人家是非常开心的。至于少校的固执和可笑言行,那是南北战争留下的心伤,这辈子都好不了。哈格雷夫斯怀着目的接近少校,虽说他在艺术的追求上有着脚踏实地的精神,但是以此欺骗老人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却是一个残忍的行为。想必少校在戏院时,尝透了心碎的痛。而过后,哈格雷夫斯又好心地来帮助少校走出经济危机,少校直接拒绝了。在尊严上,一个人怎么能容忍一个欺骗、侮辱过自己的人的帮助呢?但后来,哈格雷夫斯又在此表现出他精湛的演技,扮成少校年轻时家中的一个奴隶,将300美金“还”给了少校。表面上看,他是在帮助少校解决经济难题,但也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一种心理补偿。通过经济上的接济,来弥补哈格雷夫斯内心的愧疚。
人心叵测!艺术来源于生活,我赞同演员融入社会,体验生活,但是,艺术不应该以利用他人来进行学习。
不同的时期,看同样的书,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同样的内容看出较深刻的内涵,这就证明人总是在不断地成长的。以往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的解读,是多停留在文章表面上的,而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人在慢慢长大,对社会也有自己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观念,对作品的解读也会更深一步。欧·亨利的小说不只是“含着泪的微笑”,也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反映,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相信以后再读欧·亨利,我应该会有更加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