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晚,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的第三次话题讨论活动如期进行。现将其中部分比较精华的观点摘录、整理如下,供各位参考学习。
张赛飞:
其实读完《论语》后发现,很多话都是从论语断章取义的,比如“以德报怨”,原话是“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听雪:
孔、孟二人思想的区别从人性论中可以看出一些。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生来无善恶,都差不多,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下,人性会发生改变。而孟子则是性善论者,认为人生来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不同的人性观决定了不同的教育观。依孔子之见,教育塑造人;依孟子之见,教育引导人。塑造意味着人像一张白纸,环境和教育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而引导则是将人先天的善端引发出来。
范_纽文:
我喜欢商代史,因此对性善论是持不同观点的。我的史学观点是:所有的风俗和习惯,都因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而来,杂之以人的动物性(儒家所谓的恶)。孔孟之间的不同,更多的是继承和扬弃,但扬多弃寡。
张赛飞:
首先,我们从孔孟所处的时代来看,孔子生于春秋,孟子生于战国。春秋时期,诸侯还比规矩,所以,《论语》中讲的的大多是修身求仁。战国时期,诸侯全乱了,所以孟子也没有“周天下”的概念,追求的是舍生取义。
范_纽文:
人格的高下,个人认为是孔子最大的贡献,也是最大的贻害。个人观点中,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的少年时期,是三观形成的时期,百家是各种思想的碰撞,正是少年所该经历的。
素医:
我对孔子的思想的认识是从《庄子》里面来的,里面将孔子分为成道前,中,后三个阶段,也就是说孔子中思想有不足的地方被孟子补充了。在庄子里面,孔子向老子问道,被老子狠狠批了一顿。还有一篇,孔子去说服一个强盗,被强盗说得无言以对,其实就是再说那时候的孔子,太注重外在形式上的仁义,而非内心的仁义。到孔子成道以后,才发现仁义礼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而非外在的形式。到了孟子,将这种外在的形式给补发挥,也就是外在形式的义,想通过这个来恢复天性。孔子的思想是地图,孟子的思想是船,想去一个地方,没地图不行,没船也不行,就是这个区别。
听雪:
其实孔孟的人性观和西方心理学的一些观点类似。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环境论者,认为人完全是环境塑造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认为人生来有积极向上的潜能,这点类似于孟子。
静笃:
孔子,仁者爱人。孟子,义者利仁。礼,敬也,非表也。
张赛飞:
换句话说,孔子孟子都是交给了我们一个个知识点,我们应用的时候就像考试。老师教知识点的时候,不会讲到考试题目,具体还是要自己学会知识点然后去解题。
千军万马避白袍:
孔子敦厚,孟子愤世嫉俗,孔孟都有仁。但是孔子的仁没有具体化,孟子形象为不忍之心并提出性善论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孔子治理天下就是不僭越,孟子不一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孔子的愤怒最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
后手劫:
“仁”不是用“具体化”去刻画的一个概念。孟子讲“不忍人之心”,是为了解释“仁”的依据,不是具体化。有些概念是经验性的,我们现在说“仁”的时候,特别是《孟子》以后,“仁”显然是个先验性的概念。落实到经验生活中,是礼和乐。《孟子》为了讲“仁”之所以是个先验概念,所以,特别借重“性”。“性”是“生”之谓,其实是指“生”之前的一种道德预设。为了验证“性”的存在,讲人的“四端”。可以说,《论语》中的“仁”没有《孟子》中那么抽象。《论语》中的“仁”反而是切问近思的,是生活方式的依据,虽然不在具体的生活内容中,用宋儒的话说是“功夫”。《孟子》中的“仁”一定要用“性”来解释,用宋儒的话说是“本体”。宋明理学是借《孟子》中讲心性的部分建设理论的,但是最终要在《论语》中去印证一个生活方式的圆满。
后手劫:
《论语》讲“仁”虽然相对具体,但是在确立儒家的价值核心上,有很多超越性的规范,比如政治上一定以尧舜禹的道统作为标准,比如从《诗经》和《尚书》中借来“天”的概念去规范形而下的道德,所以孔子一直被儒家奉为教主。讲心性是孔门的一派,据说是子思和孟子传承的,叫思孟学派。孔子讲礼法的部分被荀子发扬,但是宋明以后被排除到道统以外了。
张赛飞:
孔子经常发出感慨“穆穆文王”,可以说周公旦是孔子的偶像,我更赞同孔子承的是周公的传统。孔子也一直以复兴周礼为己任,而孟子就没这个概念。战国时候的孟子,见了太多的战乱,民众生离死别,他的“仁”是对百姓。
后手劫:
孟子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说思孟学派的最重要特点是心性学。用子思的《中庸》和《孟子》结合起来,儒家的原始心性学才完整。用这两部书去解释《论语》,共同构成了儒家的一支。孔子殁后儒分为八,这一支最终成为显学了,特别是宋明以后,成为儒家的代称了。
大山:
孔子的学说,有的说是礼,有的说是仁。个人体会,孔子兼讲礼和仁,讲仁是为了给礼找个依据。礼是周公所创,但春秋开始礼崩乐坏,天下渐趋无序。孔子希望恢复周礼,还天下太平。周公制礼,仗着的是政治、军事的实力和血缘关系。但孔子的时代,并没有一个类似西周中央政府的强权,各诸侯国之间经四百年时光推移,血缘越来越淡。孔子必须为恢复礼制找个理由,他找到了,就是仁。孔子每次谈仁都不同,但总结起来,大概是责任两个字。孔子认为,贵族对百姓是有责任的,所以贵族必须守礼,守礼要真诚,不能“祭如不祭。”贵族守礼、而且有内在的真诚,百姓就会“风动草偃”,从而在天下、邦国、家族恢复礼乐。
刘向雄:
政统、道统、学统,从来就不是统一的。任何理论,放到政治实践中都会变味。孔子不辩,孟子雄辩。孔子温良恭俭让,提携的是自己弟子;孟子更像个传道者。
素医:
其实大家可以看看《鬼谷子》,这本书把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荀子的礼,老子的无为,庄子的养性,韩非的势法术,墨家的兼爱等全部融汇会一炉,取其精华变成具有可实践行的学说。历来都是作为机密书籍,不在大众眼前。
大山:
但孔子没有说明为什么君侯讲仁守礼百姓就会跟从,这个任务是孟子完成的。孟子认为人性善,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人此心同,此理同。贵族们只要带头,百姓们就会跟着做。如何带头?就是王道政治。就象孔子所言,富之,教之。孔孟的学说,实践性很强,奈何天下大乱,比的是拳头谁硬,所以,孔孟学说,高则高矣,没有哪个君主愿意实行。
大山:
孔孟的学说,是一种精英学说,贵族学说,基本上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如果哪个百姓如此说,绝对是怪物。因为儒家建立在以家族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小共同体之上,个人在家族中以义务和服从为主,听命于族长家长才是生存之基。孔孟彰扬的主体精神、个性,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他们只是被动的服从者。但贵族,也就是家长们对家族成员是负有责任的。也就是说,天子为天下负责,国君为邦国负责,大夫为家族负责。这样的制度和价值观,只有在小国寡民的状态才能有效实施,当初周朝分封,号称万国,实际上有一千多国,当时的中国局限在中原地带,所以每一个国土地人口都很小,到了大夫之家就更小了。国民就是亲戚。但经过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国家越来越大,天子反而越来越小,儒家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制度设计根本玩不转。所以,最后讲法的法家以法整齐天下,反而空前成功。但法家太刚,忽视了人的精神价值,所以后世儒生引法入儒,又高挂孔孟的仁义大旗,终于在汉武常的时侯大获成功,获得了独尊地位。
刘向雄:
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该还是读出声音来。太过于注重思考和怀疑、诘难,很难真正回到经书的语境。大家现在的思考方式,其实是西方的。注重总结和分析,先怀疑后再看,自然进不去。所以,疑着看,能增加知识。信着看,是修身。
欢迎大家在每周六晚8点半,参与我们的国学与传统文化系列话题讨论活动。
参与方法:添加主编微信(mx2014521179)入群即可
研习千年国学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一贯的宗旨与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欢迎各位朋友参与,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