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人越来越少,互动的越来越少,很多微信群也成了“死群”。这似乎预示着人们对网络社交的厌倦,是理性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的时候了。
13年进入手机时代开始,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从线下到线上、强关系到弱关系,网络社交使人人互为关注,每个人都有可能出名6分钟的时代,我们都可以被听到,即使微弱的声音也可以大声喊出。每个人感觉处在时代的中心,自我被无形放大。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类天性就是社会型动物。道金斯在《人类演变》中提过一个理论:大脑的体积大小和社群有关系,社群越大大脑越大。我们在社交中感觉到的痛苦,大脑里感应到的和生理痛疼上的一样。虚拟社交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反而增加了痛苦。我们放弃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全部用来刷屏,生怕错过。
碎片化信息容易过载,只产生更多的垃圾信息和无用消息。你错过朋友圈一辈子也不会影响你一辈子,因为网络的天然属性是疏离,而非拉近。
前天和一个在校大四妹纸聊天,她告诉我不刷朋友圈的原因是因为“害怕”,怕自己发的东西太low,怕没有人点赞和评论,怕哪些“高大上”的朋友看不上她发的东西,她害怕会失去这些“朋友”,如果信息发太多,怕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没有自信。她表现出虚拟社交恐惧症,使她在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越来越少。互联网社交本身并不会给人带来焦虑和孤独,但点赞、评论、转发的特性容易给人造成惶恐和其它负面影响。
人们在朋友圈(社交平台)发的照片、写的文字,转发的信息都是在展示自我的另一面。大多数人喜欢自己,对自我的评价构成了自尊,如果接收到正面的评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遭到怀疑,自尊水平就低。“社会关系测量仪”(sociometer),测量我们与他人人际关系的质量。如果人们喜欢我们,我们就喜欢自己;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别人,我们开始讨厌或怀疑自己。
微信朋友圈给我们每个人塑造了一个“大东亚繁荣共同圈”的机会,每个人不必经历现实中展示自我时可能遇到的尴尬和窘迫——说话紧张时语无伦次、不合时宜的放了个屁,头发没有洗干净,妆容掉一地,衣服搭配不当等。而朋友圈发的每张照片可以精心P过,编辑好每一段文字,每一次展现最完美的自己。这些精心设计包装后的形象,这种“社交奖赏”也会带来社交焦虑,被自己塑造的一个个“完美的自我”,很难复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最后我们被自己精心构建的囚牢所困。
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很丰富,每天呼朋唤友,夜夜笙歌推杯换盏中,但依然孤独。因为无论线下还是线上,高质量的社交是质量而非数量。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多找一些三观相近,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一对一交流。多线下交流,最好的方法是一起做一点什么事。
网络社交平台只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它不能代替现实。无论你通过什么样的工具(社交平台、聚会、同乡会),交到气质相投的朋友才是关键,促进友谊的方法就是多交流,树立一个共同远景,一起努力!
躲在网络平台下,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孤独的人容易产生疏离感。你不必孤独,你应该走出去,回到现实中来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