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前后在练习自由书写,不管是哪个主题,写着写着就回到了小时候,特别是写“新年”时,在女儿这个年纪时还在老家生活,当时过年的情景如今还清晰在眼前,想来写来都是满心的幸福和快乐。原来,儿时的经历真的会久久留在心底,看似尘封已久,却无时不在的影响着成年后的生活。既然童年的记忆对一个人来说这么重要,我也要给女儿创造一个五彩童年,留给她美好的童年回忆!
城市里的新年,早已没了新年的气氛。要说哪里气氛最浓?非庙会莫属。要问哪个庙会最火?非地坛庙会莫属。况且,大观园、龙潭、前门都去过了,今年无论如何也该去地坛凑热闹了。
去之前就知道必定是人山人海,毕竟去过的那几个都那么人多。老公很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据说是看见那么多人就头疼。但过年不就是哪里人多哪里热闹哪里有年味儿么?做足了充分的心里建设后一家三口出发了。
11:30,在雍和宫地铁A口出站时就已经开始感受拥挤的人流,出地铁站需要排几十米的队,人挨人、一步贴着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挪,终于挪出了地铁站,以为路面上宽敞会好一些,那就大错特错了,南边是去烧香的雍和宫,北边是京城第一火爆的地坛庙会,可以自行脑补那人头攒动的场面。
去买票吧,明明直走100米就是南门入口,却被生生拦住了去路,让绕道去东门。到东门有1公里的路,那么多人拖家带口的就这么走着。如果没来过,都不用知道东门在哪,跟着人流走就行。路过一个公厕,门口排了好长的队伍,天,连离东门这么远的厕所都排队成这样!难怪一出地铁沿路有很多黄牛叫卖门票:“15一张了,不用排队,去公园售票处得排两个小时的队。”老公见状又打退堂鼓“咱们别去了,去图书城看书吧。”“不行,我要买东西,我都带钱了!”女儿首先不同意。是呢,看看这湛蓝湛蓝的天空,红红火火的灯笼,柳树已经变黄的树梢,多好的天气,再说坐了一个小时的地铁来都来了,哪有到门口不进门就回去的道理!她爹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帮我们排队买票,还好,很快就买到了,比票贩子说的快多了,我暗自窃喜,看来人没有那么多嘛。
12:00,买票快不代表人少,自己未免高兴太早。进了会场就发现:人太多太多了,里三层外八层,人贴人人挤人,草地被踏的尘土飞扬,完全挤不到摊位跟前看看都是卖啥的。三个人像没头的苍蝇,想逛逛新闻上说的传统小吃和物件儿,又想哪里人少躲哪里。
在园子里四处挤来挤去,虽没能近看,但从大家手里拿的、头上戴的、嘴里吃的就能猜出来都有啥。大肉串烤鱿鱼臭豆腐椰子汁是必不可少的、狗狗小头饰男女头上都别着、风车灯笼冰箱贴也没啥新鲜的……“今年不是狗年么?为啥孙悟空的美猴王头饰那么火?”老公见不分男女老少头上都绑着长长的、金灿灿的两条鞭,很不解的自言自语,“谁知道哪年流行啥!”
12:30,除了卖这些的就是扔套圈,女儿都不喜欢,老大不乐意的嘟囔:“我买什么呀?什么都没买呢,没意思!”是呢,年会上卖的品种太单一,哪里都能买到,实在没什么心动的。再加上那一年在庙会上吃坏肠胃,一家病倒俩,再也不敢随便买街边摊吃。“那咱们回去吧,去书店多好!”她爹趁机又说走。我也想走又觉得亏的慌:“走了半天花了门票进来,什么都没看到买到就走,太不值了!”
“有什么值不值的,这一会儿就让你看了那么多人,还怎么着,值了!”老公跟着逗贫。
看看乌泱乌泱拥挤的人海,看看黑色鞋上落的那层厚厚尘土,再看看女儿那丝毫没兴趣的表情,唉,还是走吧,真没啥看头儿!
商量好之后径直朝南门走去,路上看到一个一两岁孩子骑在爸爸脖子上,就想起小时候,遇到节日赶集逛街,爸爸也是这样驮着我,也会给我买风车,但那时候的风车是用家里留下的糖纸或烟盒纸做的,不是现在的满大街都一模一样,好怀念那样的小时候!就随口问女儿:“笑,你爸爸有没有那样驼过你?”“驼过呀,我记着呢……”女儿说着扬起了眉梢。
为什么会有庙会?为什么庙会上那么热闹?问了度娘,度娘的回答是:最早在秦汉等远古时代,庙会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因为祭祀是一件很隆重的社会活动,会聚集很多人。久而久之,在祭祀的同时,会有一些商品售卖和文化演出以丰富内容。再往后祭祀的份量越来越少,商品售卖、民俗游乐等项目增多,渐渐就变成了现在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