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上了无数节语文课,学习了一本又一本的语文教材,也读了或多或少的经典作品,可是为什么工作后,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连一份简单的工作总结都不能流畅地写出来,更何谈写文章梳理表达自己。
偶然的机会,邂逅了舒明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一书,我瞬间如醍醐灌顶,多年来在语文学习中感觉到的那点不对劲,那点心中混沌口中嗫嚅却说不出所以然的疑虑,总算是通透了。
我们从小沿用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读一篇文章,划分段落,总结主要内容,提取中心思想,看文章使用了什么手法,寄托了什么感情,表现了什么精神,传达了什么思想。你读出来的思想还必须和教案上的思想一致,否则考试得不了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到了我们这里,《红楼梦》要读出青年男女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孔乙己》要读出旧的体制对文人的戕害。读不出来也硬要扯上去,这一套都分析完了,一篇文章就学完了事。
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于读和写能力的提高更是难有裨益。
难怪那么多人只要学生时代一结束,就欢欣鼓舞,就再也不肯读书,不肯写文。
舒明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一书,作者以庖丁解牛般的细致和娴熟,分析点评了48位顶级作家的经典文本,将貌似浑然天成的作品下作者的匠心,条分缕析,呈现在读者面前,带领读者一起取法于文学大师,学习写作技巧。
没有中心思想,没有陈词滥调,作者只是将文学经典中的天然珍馐,经过大师般的厨艺加工成一盘盘美味佳肴,以飨对好文笔无比饥渴的读者。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从内容篇、技能篇、拓展篇三个章节来带领我们向文学大师们寻求写作秘籍。
在内容篇里,作者为我们奉上了颜色、花事、美食、萌物、容貌、男色等多盘美味,每一篇美味,又都附上不同的大师的不同做法,兼对着色香味一一品评比较,高下立现。
读者自己想做某盘菜肴时,脑中先会涌现出大师们的做法,取法其上,融会贯通,加入自己的创新,便有了自己跃然笔下的文字大餐,好文笔不请自来。
以颜色篇为例,写景状物,记事言情,都应该像设计师或电影导演那样孜孜于色彩的运用。作者从文学的浩瀚海洋里为我们打捞起关于颜色描写的优秀片段。
鲁迅使用颜色很大胆,喜欢在寒冽清冷的底子上涂绘鲜明的色彩。《野草》中的一段这样写: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
这一段中使用的都是饱和度相当高的色彩,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张爱玲描摹颜色擅长“撒金”,她笔下一片彩绣辉煌,流光溢彩,像撒了金粉一样,有喜闻乐见的富贵气象。看《金锁记》片段:
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
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着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
赤金、银红、闪蓝——又是金,又是银,又如宝石般闪耀,这样明丽富贵的色彩,谁人不爱?
汪曾祺描写色彩,擅于用大片的晕染,只挑最喜欢的一个颜色用。
喝,这一大片马兰!马兰他们家乡也有,可没有这里的高大。长齐大人的腰那么高,开着巴掌大的蓝蝴蝶一样的花。一眼望不到边。这一大片马兰!他这辈子也忘不了。他像是在一个梦里。
大片的蓝,仿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梦境。
就如颜色篇一般,在美食、男色、云雨等篇章里,作者也一一从文学宝库里将大师们经典写法翻检出来,呈现在读者面前,横向对比,精准分析。
读了这样的书,以后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上要写容貌,要写花事,要描摹环境时,大师的写法跃然眼前,可模仿,可创新,站在巨人肩头毕竟能看得更远。
在技能篇里,作者从标点、比喻、雅俗、收束等方面带领读者学习大师们的好文笔秘密。
以比喻为例,作者说善用比喻是一种基因突变,张爱玲在这方面绝对是突变到一塌糊涂了,她的比喻遍布文章。都是精彩绝伦的妙喻。
看《琉璃瓦》中的几个比喻:
三朝回门,卑卑褪下了青狐大衣,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
霜浓月薄的银蓝的夜里,惟有一两家店铺点着强烈的电灯,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着一堆一堆黄肥皂,像童话里金砖砌成的堡垒。
他站起身来,一只手抱着温暖的茶壶,一只手按在口面,悠悠地抚摸着,像农人抱着鸡似的。
脑洞大开,联想奇妙,让人叹为观止,为文章增色不少。
像比喻篇一样,对于如何运用标点,雅俗如何调剂,结尾如何收束,作者为我们精选了文学大师们在经典作品中的经典写法,分析对比,高下立现。
在拓展篇里,作者从传承、模仿、文艺等角度,和读者一起探讨“为写作开辟每一种可能”。
在《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被阅读》一节里,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文章才不算“自嗨”,才是写给大家看的文章?
“四有”文章: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有趣”是硬通货,最好将读者视为情人,才能有趣起来。
“有用”是互动式写作大势下今后文章的主流之一。
“有料”是有真实的见闻经历,有独属于你的新鲜的细节。
“有力”分为审美的力度和情感的力度。美打动人心,创造美的技艺可以学习,强烈的情感是写作者的宝库。
像“四有”文章的精辟阐述一样,作者在拓展盘里,从传承、模仿、新秀、社会等多方面多角度,带领读者一起探索写作的无限可能。
舒明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读完后,好像跟着作者去文学的长河里肆意徜徉了一番,身心无比舒畅。
在对大师们的文学宝库进行了分类的探索学习后,我觉得手中多了一把开启正确的读和写的金钥匙,多了一把开启好文笔的金钥匙。
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弱水三千,惟愿我有了这把钥匙,能多汲取几瓢为己所用,让自己的文章更有趣、更有用、更有料、更有力。
也希望这本书能为更多的中小学老师,更多的文字爱好者所见,早日走上读和写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