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确切的说,应该是在学习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改革以后,我们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义务教育到大学扩招。我们似乎习惯了学习。学习成为了我们一种生活技能,父母们会做饭,种地,养孩子。我们有的那个技能是“学习”。
这个“学习”技能很有趣,以至于自己遇到任何困难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求助于这个技能。当找工作遇到困难,我觉得我可以继续学习,我还没准备好,我可以多学习一下,学的更多了再去找工作。
同事相处遇到困难了,去学习厚黑学,觉得那才是职场生存唯一法则,潜规则才是最需要懂得的规则,幼稚的可笑。以至于,已经工作了也会不安分的想,我要多学点技能,技多不压身,英语,编程,任何可以填满时间,建立一种我和这些“混生活”的人不一样的自我错觉。你看,我有诗和远方。
我坚持不懈,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发在朋友圈,等待点赞的检阅。上课的笔记成为了学习的结果。整理的像精装书一样的笔记,除了炫耀,不能作为考试的小抄,也没有同学可以借给他抄,更没有考试可复习用,笔记呀,我记给谁呢?
这是我的2016,幸好它是我2016的一部分,幸好,它不是我2016的全部。
2016年,我在学习型社群里花费超过5000元。这些钱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两个道理。一个是,找医生治不好病,吃药才行。二是没有方向到哪里都一样。换句话说,没有“目标”,学啥都一样。
我想你懂了我想说啥。
那些学费,没有让我有实质的改变,医生开了药方,我没吃药,咱们唠5000块的感受。
1-你得知道自己的症状
就是你的目的。李笑来老师是个好老师,在《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里,他给每个人同样的目的,或者说订阅这个栏目的人大概有了同样的目标。那这群人的症状基本相同,时间不自由,财务不自由。
其他知识社群呢,大部分会以你要学点英语,你要学点社群知识等等,理由是多学点总没错吧,技多不压身。之前我也赞同这种观点,自己就变成了没病还吃药的人,没病去看医生的人,去年的各种“学习”过程中我没有“吃药”。所以,我的有些社群的打开率比12306低很多。
2-听谁的,跟谁学
想解决财务自由是个很好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跟谁学?有低至一块钱的,有科研多年的,有职场精英的。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路,都有不同的特点,落下谁好像都是不完整,所以,我把我看得上的社群基本都报了。
一个知道自己要治心脏病的人,把医院所有的科室都挂了一遍。或者把各个医院的心脏科都挂了一遍。前者觉得这帮人说的不太能解决我心脏的问题,但是钱都交了,听听吧,大不了开药的时候不买药就好了,多听听医生说的,就当体检了(课程已经报了,就听听他们讲什么吧,至于下面布置的作业就不必浪费时间了,我也不是为了成为翻译,程序员等等)。后者想着,每个医生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我心脏有病要吃药,需要吃药,必须吃药。嗯,我也知道吃药的重要性,我坚持不下来吃,怎么办?医生说,你要吃药。还是各种药。看着大家在群里热情的打卡发布学习成果,我成了望着一堆药,何弃疗的那个人。
其实,知道自己的症状,是简单的。找到一个权威的(适合自己的)医生,遵医嘱吃药就好了。怎么找医生?学佛的人都跟佛学,一心一意的。究其原因是:佛是“得证”的“人”。他的经历证明这路可以得到这个结果。佛是人,说明大家开始的条件得基本相同。那么想财务自由,就得找个财务自由的人学习,这个人还得有和你一样的特质。和一个王思聪学习投资,我俩起点不一样,我基本只剩仰望和哈喇子了。和一个买彩票获得财务自由的人,学习快速炒股财务自由好像也不行。
3-同学怎么用
如果自学能成才,我早就成才了,就不用报这么多社群了。学习这事的有老师指路还得有同学帮助。同学有时候是给你传纸条,有时候是成绩大榜你后面的那个,给你提自信的人。互联网这个冷冰冰的网,我们用语言表情也暖不热。就像社群的同学,好像除了定期聚餐和红包,才能博得美人一笑。
怎么办,学习还得继续。一般学习社群要么有群主组织监督,检查和互动。要么规定大家自己互评,群主在后台小本上记录下谁没听话。
群同学,可以用来求助。当然你要放低心态,给别人帮你的机会。真遇到代码不会了,自己吭哧一上午解决了的问题,可能就是群友的两句话。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不必每天想着长高,但是得想着怎么站巨人肩膀上。
别人问的问题恰好你很擅长,不必不屑回答。好好回答问题,一方面自己可以找找自信,一方面大家会记住你,比你一个个私信好友介绍自己要容易被记住的多。学霸在黑板上解对一道题,台下所有的学生都会记住学霸。
** 做个用好同学的人,做个好用的同学。**
前两天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前言里说,大家过了小学6年纪就不再学习怎么去读书了。我们以为到初中,到高中那些书就自然会了,后来,需要读书的时候发现我们根本不会。我们觉得我会学习了,其实学习之前需要想明白的事,还真没明白。
作者:宁娜
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