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
周五正常上班
提前下班回家拖着拉杆箱去机场
一个人在机场必胜客吃了一顿简单晚餐
内心有点小雀跃,要去赴一场一年一度的约会。
8:45 成都起飞上海虹桥
12月9日
凌晨2:00
入住上海南京路青年旅舍
6:30
三位伙伴跑过外滩,迎接日出
11:30 坐动车去苏州
12月10日
7:00苏州平江路晨跑,路过苏州博物馆
下午重头戏:参加2017趁早大趴
没等大趴结束,提前赶动车去上海转机回成都。
感觉整个周末两天像在做梦一样,周一起来的时候头还有些晕乎乎的。
不敢相信我又经历了一场洗礼,我的灵魂会不会得到升华?
时光回到2016年的12月,同样是我们三人,一路相伴,北京后海的小酒馆:赵雷的《成都》《南方姑娘》还在耳边回响。
今年我很自豪地说,一年一度的趁早大趴我还是如约而至了。对于大趴,我就不再做过多的赞美和描述了,只想写点自己的体会:
一:大姐依然率真,独具魅力,她的演讲“想象要狂野,预言要自证”让我一度热泪盈眶: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以后要成为谁,那就想象有一个时光机器,让十年后的自己穿越回到今天,再告诉今天的你自己,未来你将要成为谁,并告诉你,就这样,放心走下去,十年后,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那么今天的你请务必相信这个预言,放下一切的徘徊纠结和迷茫,用不懈的努力和行动去自证预言的真实性。
二:友邻优客的夏鹏老师讲到他自己每次演讲前,重复再重复,2500遍。这个数字足以让我震撼。而这2500遍但凡有一个错字就要推倒不算,从头再来一遍。优秀的人都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刻意练习和勤奋自律。“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这句话成为了夏老师的名言。
三:近距离和我的马拉松启蒙者郑怡愉快交谈,她的状态是如此之好,每一次运动下来浑身酸痛就去翻翻她的微博,已成为了我的习惯。
四:Shape girl其中一位十强选手在微博上和我神交过几次,她的经历几乎和我一样,同样是俩娃的妈妈,同样有在一家单位呆久了的困惑和迷茫,但她不断超越自己,勇于挑战,且行动力超强,并一直坚持到了十强。想想自己真的觉得很惭愧,第一期比赛的时候,我还象征性地发了微博并获得了一个参赛码,后来看到很多厉害的妹子后,自己就越来越没有信心,后来微博也懒得发了。但她却一直坚持每月参加比赛,一直到最后进入十强。真的很棒!
虽后来我因要赶飞机,没能看到大趴最后很有仪式感的倒计时,但这次的大趴让我近距离的观摩了别人的活法,也是收获满满。
在回程的路上,我和Miss吴一直在感叹:她2015年在手机屏幕上看大趴直播,2016年在北京现场,2017年在苏州现场第一排,还有幸上台领了奖。
反观我自己:2015年还不知趁早为何物?停留在买买买的阶段。2016年在北京和她全程握手看完整场大趴。2017年我们又在苏州相聚,这年我实现了按自己的意愿,迈出第一步:走出舒适区,离开了自己工作十年的企业,期待2018我能为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再发散地回顾下周末两天的行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尤其喜欢以早起跑步的方式问候一座城市,开启新的一天,特别是在上海外滩遇到了美丽的日出,有幸见证一个城市的日夜更迭,顿觉幸福感满满。
和自己的约定:每到一个城市,首先跑步五公里,再参观当地博物馆,逛书店,尝小吃。这些将会是我慢慢熟悉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
上海住宿,六人间,瞬间回到大学八人间的感觉,不同的是,大学我睡的是上铺,在这里我睡到了下铺,久违的感觉。
虽匆匆一瞥,但发现上海的清晨很美,下次有机会再细细体会。
期间还发生了两起“小事故”:
1:离开上海民宿的时候,我被朋友递过来的保温杯里刚接满的滚烫开水烫伤了舌头,导致后面两天舌头痛,味蕾也不那么敏感了,对品尝苏州美食有一丢丢缺憾。还是怪自己把一切视为想当然,没有经过“望闻问切”这一系列流程就火速行动,最后被烫伤活该。下次切记要问清楚。
记得有次让老爸给要去学画画的儿子准备热水,他老人家当真就倒满了滚烫的开水,还好我当时试了一小口,发现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向以机灵著称的我怎么也越来越糊涂了呢?
2:苏州坐地铁我的手臂被车门夹了,为了让一位推婴儿车的妈妈先上车。(虽然并不痛,但回过头去想想,很后怕,万一地铁关门后不再打开,而是呼啸开走,我岂不是要上演一出断臂山?)自己的安全意识还需加强,预判能力和反应能力有待提高。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放弃上车,等下一班就好。
苏州,早起跑步,偶遇两拨趁早同类,感觉很棒,验证了夏鹏老师大趴上那句:“找到同频的小伙伴,一同并肩前行,会让你不那么容易放弃。”的确如此,转念一想,要是这次和我同行上海的小伙伴不是同类,很难想象自己凌晨三点睡觉,第二天六点还能不畏严寒起床晨跑。
苏州拙政园一地银杏落叶,好久没有这么放松这么不管不顾地“欣赏”落叶了。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走廊上上演了一出“宫廷大戏”,三位都是自嗨型选手,在一起很搭很爆笑。愉快的回忆。
兰妃,群贵人,小菡子以及不在现场的芸儿格格,勾画出鲜明的宫斗剧。
中午的“哑巴生煎”晚餐的“松鼠桂鱼”“臭豆腐”小吃,回味无穷。
晚上苏州诚品打卡,流连忘返。冥冥之中天注定,让我找到了最后一本书汪培珽的《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感觉这就是上天安排好的,她在苏州某书店静静地躺着,等我把它带回家,细细品读。
她书中的某个观点,尤其打动我:在陪伴孩子上,父母常常以为花了钱,就不用花时间了。所以拼命努力赚钱,但都忙着赚钱了,哪有时间陪孩子?
不仅要问问自己:你愿意辞职回家带孩子吗?为了孩子辞去工作,双职工家庭少了一份收入,这样牺牲你甘愿吗?
换做从前,我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这是一种牺牲。
为了家庭,我和老公的分工有了一些新的安排。
我不得不得放弃工作回归家庭。现在,看完这本书,我相信我几年的用心陪伴最终换来的是孩子们的爱与健康成长,孩子们宝贵的童年就那么短短几年,要说性价比,这个绝对不是一种牺牲,而是对未来的投资,特别是现代社会,教育就是每个小家庭之间的综合比拼,物质,陪伴,时间,心理按摩,精力,学习资源,优质平台,独到的眼光,甚至是父母帮子女把握机会的能力。想到这一切的一切,我的嘴角不禁上扬,对自己选择的未来更加坚定有信心了。
2018 ,我已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