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说预制菜要进校园,反对声一片,为什么网友和家长对预制菜那么反感呢?我还挺纳闷的,说说我对预制菜的看法吧。
预制菜,其实很早就有!记得小时候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采购年货,各种吃货准备了个齐全,全国人民都在忙着做预制菜,腌鱼腌肉灌香肠,卤牛肉炸圆子,那叫一个热闹!
大年三十那一顿的团年饭,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了,桌上的各式菜肴几十个,很难在当天一次性做出来,提前做好的不在少数,这些都是最早的预制菜了吧!这些预制菜为我们过年的喜庆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再说回现在的商品化的预制菜,基本是在中央厨房做好后进行急冻,全程冷链保存、运输,直到上餐桌前加热。
做生物或医学实验常常有重要一环-养细胞。那些脆弱的人体细胞就是靠冷冻技术一代代保存下去,冷冻、复苏、培养,再冷冻、再复苏、再培养……养过细胞的人都知道急冻技术是保存细胞的关键,因为它不破坏细胞结构,从而不破坏细胞的生命力,细胞复苏后可以继续生长。
其实餐饮中的急冻,遵循的原理跟冻存细胞是差不多的,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急冻二字,它跟我们自己拿了食材放冰箱里冻上不是一回事,急冻能最大限度的保存食材的新鲜度。
例如保存猪肉,急冻的猪肉新鲜度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你到市场上买的鲜猪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急冻的猪肉是在杀猪后不久就把猪肉冻起来,肉就停在了那一刻的状态。而你当天到市场上买的新鲜猪肉,一般都是当天凌晨宰杀,拿到我们手里时怎么也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实际上,腐败从猪死亡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已经腐败开始了好几个小时的猪肉和刚刚开始腐败就被定格了的猪肉,谁更新鲜呢?
很多人可能觉得冻猪肉没有新鲜肉好吃,进而觉得冻肉不好,这里面可能有几个误区。一是我们的冻肉不是急冻的,很可能是买大量新鲜肉回家,然后再放在家里的冰箱里冻起来。这属于缓慢冷冻,在这个过程中食物中的水会变成冰晶,刺破细胞的各种结构,解冻后的食物无法恢复解冻之前的状态,口感当然也要打折扣。只有急冻,食物中的水会越过这个阶段,不破坏细胞结构,解冻后细胞还保持细胞原来的状态,当然对口感影响就小。
二是冷冻的猪肉长时间保存,其中的水分也会逐渐蒸发掉,水有一种蒸发方式就是由固态直接气化为气态,所以长时间不吃,水蒸发多了,肉的口感会变差。但这一切不是急冻的错。
而预制菜采用急冻技术,且在卫生、消毒都严格的中央厨房做出来的话,其质量是有保障的,而且这种预制菜一般不会冻得过久,就被拿出来加热吃掉了。如果没有人为因素例如以次充好,滥竽充数谋取私利等因素,预制菜的菜品质量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很有保障的。
如果进校园的预制菜能真正把控好质量关的话,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觉得预制菜缺少锅气,不是还有早餐和晚餐给我们发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