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无戒老师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结果。”
在我还没日更写作之前,干巴巴地阅读了两年。回想那两年阅读的书籍,早已忘得差不多了。日更以后,我总会根据书中内容来写日更,尤其是当做书评来写。
凡是按照书中内容,写出我的心得体会,抒发我的所思所想的内容,我记忆犹新。因此只阅读不写作,书中的知识就不能转为己用。
只写作不阅读,也不可取,那样你就没有思想的源泉。
我曾经报过一个写作班,每天早上都有新课程。对于时间本身就不够的我来说,听完课程消化吸收,再完成课后写作,读书时间就一点没有了。
前几天因为有着一些“家底”,还可以从容应对,后面连续十多天只能叫做疲于应付了。每天的写作都是如此艰难,让我绞尽脑汁,这样煎熬了一个月才终于让我轻快些,也有了时间阅读新知识。
本以为找到人生真谛的我,如今又陷入了时间怪圈。
我是一个程序猿,工作尤其多,时间比较紧。我每天早晨10点半上班,晚上10点下班。因为下班晚,精力有限,早上也不能太早起。一般7点起床,进行15分钟的无意识写作,就要做早饭和上班要带的中午饭了(疫情期间)。吃过早点,儿子的家庭作业还需要我辅导进行。一般快10点我就要出发了。
每天能拿出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可能只有中午休息的一个半小时和晚餐后的一个半小时。这样看来,似乎阅读和写作放在这两个时间段是可行的。
我开始写作,每天日更100字,现在日更1000字,花费时间都是差不多的。无意识写作语言相对没有逻辑姑且不算。进行日更写作,要花时间思考,偶尔还需要上互联网查资料。这样时间对我来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疫情期间,这样的时间搭配尚可。疫情以后,我还要加入跑步时间,那时恐怕要重新规划时间了。
近来我将故事加入到写作中成为一种新的题材,它不同于每日的日更,需要提前构思。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我构思一个小故事,想了好久,开头什么样子,结尾什么样子,中间的转折想不到。构思不出来,也就迟迟没有动笔。
可能还是对自己标准过高,希望写出不一样的故事,剧情不老套,读者还可以学到知识。不过即便写出一个非常老套的故事,非常无聊,还是可以通过修改让它更为完善,不动笔这种可能也是不会有的。
无戒老师说:“写的内容最好与你的阅读无关。”比如你要写小说,就多看看散文,你要没什么可写的,就去看小说,让自己学习到一些思路。
我认为自己基础差,文笔不好,多半是因为我不怎么读散文,除了学习学过的课文,几乎没有读过。后期一定会找一些散文来看,增加一些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