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好处大家都清楚,随便逮一个“修行人”都能和你说一天不带重样的。
但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所谓的修行人里好好修的其实没几个。
别想多,说的就是你。
如过你自觉是一个精进勇悍的真修行人,这篇文章你就别看了,省点流量用来听经闻法吧。
反之如果你是一个放逸懈怠的伪修行人,那就请君为我侧耳听,此文正是为您解决修行启动难、不起劲、不静心等一系列修行方面的疑难杂症。
中国人写文章讲究一个起承转合,而西方人的则反其道而行之,讲究“结论先行”,这样的写法虽不讨巧,却能把话说明白。在开展复杂的论证解说之前,我就把药方先说出来:
其实很简单,就是标题里的那句“干就完了”。下面我们就开始仔细的论证这种策略:
(1):行动的反馈可以自动补足心理建设
无论是修行还是生活,我们总是习惯“谋定而后动”——在做好充足的心理建设后再开始行动。
可这样的策略真的就是最好的吗?其实未必。
首先,心理建设其实是个无底洞,只要你愿意,像是要不要拜佛这种小事你也可能做很长时间的头脑风暴,最后往往因为精疲力尽决定明天再拜佛,圆满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我们如果一直做心理建设,把意志力用在心理建设上,当我们准备开始行动时,我们的意志力往往已经干枯了,只能等它恢复再说,可等恢复之后,你又开始纠结, 又开始一系列的心理建设,那就是恶性循环了。
再者,心理建设和盖房子一样,只靠一种材料是无法完成的,即便完成也是豆腐渣工程,同理,只靠意志力完成心理建设就像用转头干垒一个房子,稍有晃动就会轰然倒塌;
如果行动起来后,新鲜的、即时的反馈就像给砖层裹了一程水泥,就会非常牢固,而且会随着行动的的反馈越来越多而越来越牢固。
(2):行动可以倒逼认知建设
王阳明有一句名言:“知行合一”,佛教也讲“解行并进”、“修学并重”,但是人又不是计量秤,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衡,那到底是应该偏向修行多一些,还是偏向知解多一些呢?
这大多数人就陷入了这个伪命题中不能自拔,抑或者决定先学后修,打好基础在下手,这其实就又掉入了另一个坑,学什么?怎么学?学完了怎么用?
一大堆无解的问题将横亘在你面前,让你生无可恋。
那我们应该怎们办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顺序颠倒一下就好,先修后学,在修中学。
这样不仅可以学以致用,也能找到该学的方向,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是修学最好的路径。
去年去终南山净业寺,在山脚有看到一块石碑,上书“行起解绝”四字,当时怎么读都不通顺,回去后一查资料发现这句话是出自《金刚经赞》。大意应该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要行人摈置疑情,先大步行起来,功夫到了,见解的迷惘自然柳暗花明。
而行起解绝的通俗版,就是干就完了。
这四个字貌似是一句流行歌的歌词,有段时间总能在商铺的音响里听到,从审美来说这句歌词很粗鄙,但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干就完了”却是话糙理不糙。
当我们应该起床却又想继续刷抖音时,应该念佛却又妄念纷飞时,应该听经闻法却又想逛街游玩时,“干就完了”,无疑是能帮我们斩乱麻的快刀。
当然,这里不是说让你随顺烦恼和习气干那些放逸和染污的事情,而是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与其把不多的正念和自控力都用在和拖延和妄念缠斗消耗,不如在意志的天平向善法倾斜时,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先干再说,这种策略乍一看粗暴简单,实则大道至简。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自己的疑难杂症已经有了解决办法,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由什么拉开的?
最开始拿这种问题做文章的鸡汤作者们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由努力拉开的,努力决定一切”!
可毒鸡汤作者们看到这种话不干了,纷纷举例反驳:“我们楼下捡垃圾的老张头下岗后天天起早贪黑的捡水瓶子捡了二十年,今年都八十了,他比我们小区的任何一个人都努力,可他也比我们小区里的任何一个人都穷”。
由此可见:努力并不重要,思维和格局决定一切——他要是在下岗后学习学习骂人和写作(主要是骂人),不就是第二个和菜头了吗?那还用这么努力的活着?
毒鸡汤作者们手拉着手一起呐喊:思维和格局决定了你努力的回报大小!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由想法拉开的!
这种论调乍一看非常正确,可仔细一想毛用没有——想法又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塑形的橡皮泥,想法是很难改变的东西——它来自于你的经历;价值观是你想法的源泉,经历塑造了你的价值观。而经历是无法回避和改变的。
即便你已经忘记了曾经发生过的事,但它们还是会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你的价值观,改变你的想法。这也是无可避免的。而读一点他们写的毒鸡汤并不足以撼动切身经历带来的影响。
可这样说来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没有变化的余地了?
当然不会啦!
这次剧烈运动过后的思维转变让我有了新的思考: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由想法拉开的。而人与人之间想法的差距,则是由行动拉开的。
——天天刷朋友圈,玩游戏的人和天天跑步健身的人的想法一定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又拉开了他们格局、选择、乃至于人生的差距。
所以你是谁并不重要,你在做什么才重要——你是谁是由你在做什么来决定的。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质疑;人的行动不是由想法决定的吗?你怎么说人与人之间想法的差距是由行动拉开的?
其实想法也好,行为也罢,本质都是业,业力的范围太大了,一切活动都在业的范畴。
所以从广义的角度讲,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由业力拉来的。
但业虽然广大,总结起来也不外乎三种:身业、语业、意业。
语业暂且不论,我们要知道:身业与意业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所以行动与想法其实也是相互影响的——意业固然可以催动身业,身业也可以反过来熏染意业。
这二者绝不是线性的单因果关系。
想法变了,行为会跟着变,行为变了,想法也会跟着变。这就是所谓的“互熏”。我们很难说到底谁占有更大的决定权。
不过从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来看,人的思维往往会被行动左右,有些时候思维的角色不过就是一个新闻发言人,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做一个解释的工作,以便维护内心世界的秩序。
所以说到底,最后还是那句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