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淄城和所有的县城一样,在入城出设有关口。城门高三丈三,牢固的城墙和重兵的把手,保围林淄的安稳。
在平时,林淄是一个金融城市,平时交易繁忙,进出来往的人流自然不小。把关的驿官会盘查每个进出人员持有的户牒和通行官书。如今各地发生疫情,林淄严格控制了异地人流的涌进。为此,林淄边境出现只出不进的现象。
吉安与林淄毗邻,但产业结构却截然相反。这是一个正宗的农业城市,家家户户以村为单位实行农耕。
不仅如此,吉安另一个特色就是渔业发达。然而这些均和吉安的地理位置有关。在吉安境内有一条河叫舀水河,它是西南一江一河中泰河的支流。因为其常年水量丰沛,百姓舀水而取都取之不尽,故名舀水河。历代吉安的农户大多将农田开垦在舀水河两岸,他们开掘引渠,将河水引入农田作为灌溉。
舀水河下游就是西南知名的齐安湖。湖里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中最多的就是著名的齐安鲈鱼。这里的鲈鱼肥硕鲜美,吉安渔民仅一道齐安鲈鱼就有二十几种烹饪之道。最为鲜美的一种做法,就是将新鲜的鲈鱼活剖取空内脏后,抹上特制酱料放在风中风干。这种鲈鱼干在需要食用时切下蒸熟,其鲜美程度让人流连忘返。难怪曾有人路过齐安,品尝过这里的鲈鱼佳肴后,写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的诗句。(注明,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借来一用。)
洪灾爆发以后,舀水河和齐安湖迅速泛滥。首先遭殃的就是舀水河两岸的农田庄稼。而后,由于上游泛滥的河水大多带起了河床的淤沙,一向澄澈如碧玉的齐安湖变得浑浊不堪。湖里的鱼儿或因泛滥的湖水被冲上了河岸,或因为河底氧气不足自己跃上了陆地。一时间,齐安湖附近的农庄,都有不少村民捡地上的鱼儿充饥。
因为粮食匮乏,越来越多的吉安百姓知道,这里的鱼可以不捕就有。于是方圆几十里外的村民也到这里抢鱼。
很快,吉安境内好几个村庄因为抢鱼发生械斗。死伤百姓数以百计。在吉安县衙还没有来得及控制械斗前,时疫爆发。
原来,这些上岸的游鱼大多死去。百姓捡到的鱼,其五脏已经开始腐烂。只是很多人没有计较,就煮来吃。再加之因为河水泛滥,导致生活取用的井水、河水也陆续受到污染,时疫在腐尸和脏水间蔓延。
站在城门口,苏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仅一墙之隔,吉安这头的情形要比自己想象中更为严峻。城下聚集越来越多的灾民。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拖儿带女地聚集在林淄城外。
吉安已经没有粮食可吃,而死鱼又会引发时疫,他们知道林淄境内灾情并不严重,而且这里向来是米粮的集中交易地,有丰厚的囤货。所以大多数的吉安百姓希望暂时在林淄躲过这场灾劫。
可惜,林淄已经严禁人员流入。很多吉安百姓认为林淄县衙见死不救,在城门下不断与守卫的士兵挑衅叫嚣,并随时准备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