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帮助教师实现精神突围
对每一个现代人来说,阅读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当下,阅读早已被挤到一个逼仄的角落,这种令人悲哀的现实,也波及教育,波及教师、学生和家长。
阅读是一种幸福的元素
首先,阅读是人生获得幸福的一种重要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可以生活下去并获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阅读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幸福的元素。
这个过程有时非常痛苦,我本能的想回避,但是只要在读这些文字,我的痛苦不但得到了理解与抚慰,而且从中找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时候,痛苦就变成了幸福。
其次,阅读帮助我们在精神上实现突围。
当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读书的时间。对每个教师而言,当下最要紧的不是有没有读书的时间,而是你肯不肯选择阅读,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当你尝试着将阅读融入自己的生活时,就会发现,阅读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一种必要的丰富与润泽,一种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教育阅读重在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的阅读已完善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
教师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反思,提炼与审视,在不断生长中返回自身,突破自我,最终化茧为蝶,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心平气和的缓慢酝酿。因为,阅读是一辈子的事。
将有限的时间花在经典阅读上
在教师阅读指向完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围绕“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人文事业”这三个板块,提出一份教师阅读书单。
非经典不读。只有经典的书籍才值得花费时间去阅读,真正的经典必然经得起时间长河的淘洗。
有坡度的阅读——指书目的选择必须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应该犹如爬坡,尤其是对大多数经典书籍而言。
关注学生的阅读热点。知道学生在读些什么,就能比较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与生活世界,就能比较容易的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较容易的对学行教育。
作为阅读者的教师,当我们穿过那片阅读的丛林时,也必将唤醒那些属于我们生命中最隐秘的情思。
做完读书笔记,写上一两段自己的阅读经历吧。
小时候,家境清苦,女孩子家家的,有学上就已是母亲睿智的选择,皆因右手摔断动过大手术,母亲害怕我的手干不了农村的重活儿,极力供我念书。课外书自是没有的,只有一本语文书,那是背得滚瓜烂熟,从头到尾可以一字不落。舅公家有些武侠小说,总爱待在他家,《绝代双骄》是暑期借来看田水时坐在高高的乌桕树上看完的,《飞狐外传》是在耗费了母亲的几盏灯油后熬夜看完,可是挨了不少骂。学校里,同学弄来的《塔林小子》,势必要和她挤在一块,就着蜡烛在宿舍里读至三更半夜,《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上课躲在抽屉里看,还被老师没收过。如今能想起来的只是武侠小说,再也没有其他的书了。
上师范后,开始追言情小说,也开始涉及一些名家名作,只因那座低矮的图书馆里可以借书了,《百年孤独》《源氏物语》《平凡的世界》《飘》。
如今,我们的孩子想看啥书就有啥书看,求爹爹告奶奶地请他看书。尽管从一年级就要求班上娃娃每天要看书,好在班上还是有那么十几个家长督促孩子阅读了,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