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不置
一食堂地处学校南端,位置偏僻。隔墙与外校村房及本地基督堂接壤。其北面与西面各是被三栋宿舍环绕挤压。东面是一条幽僻长道,长道现实意义,供隔壁学院学子,经由我校出行至西边步行街。其南面是一座二层楼平房,后勤处办公楼。
食堂主要进出西出口。西出口靠近七栋宿舍楼,一片玉兰花树,水泥斜坡与停车桩。内部员工的说法,这斜坡让人不知此处,有饭堂。这更是让食堂地处偏僻的细细考究,西边,风水上为之“白虎位”,财位却是却向下的斜坡,这一预兆,也有预示“每况愈下”之感。
一食堂内部布局,呈“﹁”形状,横边为午晚餐专属区域,竖边为早餐区域。整体装潢是黄色暖光,白色餐桌。白天夜晚,宽敞明亮。曾经饭菜上桌,菜系精致,唤起食欲。
食堂配有三部路由器,中午不必抱有连接成功想法。夜晚八九点,蹭无线网络之人,坐于桌上囤剧,或者浏览社交软件。
早餐供应以粉面,酱香饼,甜粥,抄手,包子为主,粉面"保留节目",武汉热干面,兼顾本省人口味。酱香饼,粥类,抄手,则是迎合外省同学。其中豆浆老先生一次归家后,便不曾归来,人去位空。身为豆浆爱好者,自是遗憾。
午饭晚餐档口,则以自营大锅饭为主体,麻辣香锅,木桶饭,盖浇饭,以及鸡扒饭多种合伙并存。此特点,变动更换大。之前一家小炒档口,菜式实惠,口感适中。下学期伊始便不见踪影。麻辣香锅也三次易主。曾包子生意不佳,歇业待开。
承包人是邹姓重庆人,店面档口,都能听到重庆口音。其中抄手,曾包子,负责人属于"重庆帮",麻辣香锅,木桶饭则以"九江帮"为主。雇佣对象,则全是湖北本地人。
自营大锅饭,价格实惠,与校外小吃街里的饭菜基本持平。大锅饭厨子,原是重庆师傅,现已全部换成本地师傅。区别不同乃是做青菜,重庆师傅会在油里头放上少量藤椒,其拿手菜芹菜猪肝,鲜有供应,至今令我怀想不置。
目前的大锅饭,口味一般,某些菜中午售卖不出,傍晚回炉加热,傍晚仍旧售卖。
军训期间,满堂迷彩大一新生,场面蔚为壮观。军训后,他们对小吃街日渐熟稔,饭堂人数开始便减少。但附近宿舍学子,仍旧就近选择,南面后勤处职工,中午歇息前填饱肚子。周一中午人流还是饱和,但越往后四五点人开始减少。曾于周五饭堂充值,数出来的人数,大概维持在二十人左右。
傍晚黄光下是"大而空"状态。人数更是屈指可数。档口里的厨师,传菜写单之人,时常百无聊赖,看剧聊天。寒冷雨天进去,更是西风残照之感。面对熟客,还会额外照顾些。
时尚小炒
时尚小炒主要是炒菜为主,配米饭与汤,经济实惠。宫保鸡丁与千张肉丝,还是不错的 ,只维持了大一一学期便走了。师傅开锅炒菜,曾用木勺尾部生火,颇为奇特。
曾包子
曾包子起初是早餐的代表,最后也维持到大三上学期,终于支撑不住,转行了。零五年的冬至日,排队者排到门外,这是难得辉煌的历程。曾包子还有一个小笼包,肉馅自是不错的,就食堂的黑米粥,早餐的绝妙搭配。
农家锅巴饭
米饭烤焦,扣在盘上,再挖上炒好的食物。也是维持到半个学期,便走人。
一食堂如此情况,究其根源,地理位置无扼守人流处。这是其痼疾,这里所谓的“扼守人流处”,是居于通达主干校道路两盘,近宿舍操场,人流密集地带。
此先天不足。
地理位置不好,必然造成饭堂档口内部更换易主频繁。食客井喷,看着单数增多,或者盘内菜系减少,长久来看厨师信心,烹饪更加积极。但无人过来,等待,间接挫伤厨师信心与积极性,口味也就跟着变。
最大劲敌,餐馆外卖,借着移动支付的科技便车,更是大行其道。人的味蕾,饮食偏好除去固定,也会喜新厌旧。当发现多一个选择,又有快捷送餐方式,在大学一个如此宽松环境内,他们对先前选择的摒弃与行为慵懒得以充分显现。
此乃后天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