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但是毕竟也有许多人不喜欢《红楼梦》的,甚至于有的问题是说大学生最读不进去的作品是哪个?答案中就有《红楼梦》。
看《红楼梦》入戏太深,我想其中必有缘故!通常来说是,《红楼梦》中的某一个角色和自己的人性特质,或者是人生经历比较相像,尤其是人生所遭受的挫折比较相像,自比书中的某个角色,用书中的某个角色的言谈举止来影响自己,使得自己越来越与书中的那个角色相似,因此书中的角色的人物命运也会影响自己,乃至于自己脱离了现实生活,沉醉在其中,妄想也能够变成书中的那个人物。李碧华的作品《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应该就是这种情况。还有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贾瑞的扮演者马广儒,尤其是这种情况,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贾宝玉,因此也也数次向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求爱,遭到拒绝之后,也曾割腕试图自杀,后来娶妻后还是沉醉在剧中的人物当中无以自拔,年轻轻就因醉酒而死了。
面对这一问题,从自身而言,还是要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将自己单色的生活变成五颜六色的生活。只有多了解别人,多看到别人丰富多彩的那一面,多发现生活当中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才能够自己发现:自己的生活圈太窄了,自己所看到的人太少了,自己所经历的事也太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也太浅了,这样才能够慢慢地适应现实生活,并在平常庸俗的日常生活之外,自己努力创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才会把书中人物的悲、喜、欢、愁继续放回到书上去,用一个读者的心态来解构他,来理解他,而不一定要融于他。
只有对现实世界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才能够知道自己与书中那个喜欢的人物,处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人的,那么自己也有自己的人生使命和人生道路去走,也就能够渐渐摆脱书中自己所喜爱的人物带给自己的太多的不必要的影响。
从这个人的亲友的角度而言,要对当事人的这一痴迷的表现表示出理解和关爱,不要去指责和讥讽他。要能够深入分析,他陷入这种境地的原因,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氛围,引导他说出自己的困惑、迷茫,乃至于坎坷和不如意,了解他的心理症结所在。要用共情的心来安抚他、帮助他。
我们先要肯定,他这种想法、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接着我们可以引导或者是帮助他营造更加广阔的社交圈。用外力的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来影响帮助他,走出原来的泥淖。
还有一点,我们要知道,人的内在心理需求很重要,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外,必须要有人生价值的体现。书中人物的命运我们都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命,因为作者本来就是想要揭示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结局。如果自比书中人物,必然人生也会越来越黯淡无光!我们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创造相对满意的人生。人只有具备多重角色的适应性,具备多样化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在多个领域展现出自己的水平,自我的价值认同感也就会得以体现,自然也就不会将自己和书中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
作为当事人的至爱亲朋的我们,必须也要在多个领域,努力肯定当事人的价值所在,这样他也会慢慢地走出自己的心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