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某论坛上,导演冯小刚斥言国内电影观众“垃圾”,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冯小刚的原话是这样的:“说到垃圾电影,是不是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这么多垃圾电影?中国电影现在让观众吐槽垃圾遍地,一定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对不对?如果不去捧这个场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制片人也就不去制作垃圾电影了。可往往垃圾电影票房还很高。”
此外,他还驳斥了“观众是上帝”的观念,他认为,观众应该是导演的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我怎么能够征服你,用我最大的诚意把这件事做好。我认为这个是对观众最大的尊重。”
最后他还表示:“尊重观众的内心,尊重观众的感受和尊重观众兜里的钱是两回事。”
其实这话说得没毛病,冯导也一直在践行这个标准,请看下图,摘自某知乎大咖。
冯小刚在拍《1942》之前,就能预测到这种片子投资人不会看好,观众也不会讨巧,但冯小刚硬着头皮也要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片子,亏钱了大不了再拍一部挣钱的电影补偿投资人。
这是为什么呢?对于一个艺术家,所谓的功成名就应该不止是金钱的收入,更多的是精神层次的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吧。
在宣传《1942》时,他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我自己花钱拍的电影,赔也就赔了,我也没有要去讨好谁,我拍这个电影就讨好我自己。这个电影不卖钱我也无所谓,因为是我自己的钱。”
但深谙市场规则的他,总是在利用观众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特别是最近几年,冯导那嘴巴经常说出各种过激的言论,说白了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新作品炒作。
《我不是潘金莲》宣传时,冯导跟万达公子王思聪的互怼,着实赚了观众的眼球,也帮自己的新片做了大大的宣传。这次,冯导又冒出这样有点过激的言论,明眼人肯定心知肚明,冯导又有新作了。
观众的喜好各不一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人就是喜欢低级趣味的烂片来消遣,有的人就是喜欢基调枯燥却有意义的文艺片,至于这年头为什么小鲜肉横行市场,肯定是观众有需求嘛。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王晶执导电影《澳门风云》,票房 5.2 亿,挣了很多钱。
投资人觉得这电影市场反响真不错,咱们接着拍续集吧,那个爸爸去哪儿挺火的,拍的时候记得带上小朋友!于是有了《澳门风云 2》,票房 9.57 亿。
投资人一看这票房几乎是一年翻一番啊,咱不接着拍对不起观众啊,于是又有了《澳门风云 3》,票房 11.17 亿。
这时候王晶表示:因为所有的剧情、人物和感情关系,都在《澳门风云 3》中实现了一次团圆,《澳门风云》不会拍第四集。
你以为投资人会放过这么好的挣钱机会吗?当然不会。
记者从 2017 香港国际影视展活动现场看到,众多新片海报出炉,王晶执导和监制的一系列新片全部亮相展会。其中,《澳门风云》系列已经拍了三部,虽然口碑越来越差,但票房却一部比一部高,现场摆出的《新赌城风云》(香港片名)海报显示,这应该就是《澳门风云 4》了。
看到了没?《澳门风云》系列已经拍了三部,虽然口碑越来越差,但票房却一部比一部高。导演都说不拍了,结果还有第四部,这怪谁呢?”
如果有一天,商业烂片不再赚钱,投资跑得比“奥运冠军”还快,相信我!
人的审美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眼球时代”会慢慢进化到“精神追求”时代,那时候仍然会有搞笑喜剧片、爱情商业片,但不再是“超强卡司阵容拼凑成的广告大片”,而是会触动心灵的真正好作品。
这点我们可以参照日本,近期翻拍的“深夜食堂”有点恶评如潮,至少很多人觉得跟日版比较,真是差得不止一点点。
一个文明社会富饶到某个程度以后,人们不再会忧虑三餐是否温饱,而是开始讲究食物本身的料理细节。一个社会走向经济的高峰,事事利益当头,终有一天,人也会变得彷徨起来。进入这个阶段的时候,胃要饱,心也要饱。
人们想的不再是赚大钱,不再是吃多么豪华大餐,而是开始思考起心灵层面的事情,日本这个在三十年前已经是亚洲第一个已开发的先进国,经历泡沫经济的失落,又面对步景气的现状,对许多事情包括饮食在内,追求“心灵疗愈”也是自然而然的发展。
我们的发展肯定也会遵循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实有时候观众也很冤枉,正如有的网友所说的“中国商业电影目前选用的映前宣发手法,各种花里胡哨的宣传,都是带有对观众强烈欺骗性的手段,其目的就是让观众无法得知这部电影的真实制作水平。他们看到的,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宣传内容、火爆场面,主演艺人的站台走秀、所谓影评人和娱乐媒体夸张虚浮的报道文字……观众只能自己花钱买票,亲自去电影院看了,才明白是好还是坏。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演艺从业人员如果要对得起观众,应该要对自己的专业负责,而不是哗众取宠,用噱头来吸引观众,甚至是欺骗观众,正如我们的官网人民网评价冯导一样,抱怨观众不如耕耘作品。
期待中国的电影越来越好,也希望冯导不要每次地大炮式地轰炸,这种营销宣传确实是越来越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