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亲戚让我帮她手机银行缴费,我很诧异为什么一个生活在现代省会城市的人却不会扫码缴费。于是我在微信上将每一个缴费步骤的截图发给她,让她按照截图操作。没想到她看了以后还是说不行,理由是没有银行卡,也不想办卡,这让我震惊不已。于是我放弃教学,帮她代缴了,然后她再把钱转我支付宝。我原本以为她和我一样有银行卡并会扫码支付,但发现像她这样的30岁以上不想自主学习而希望依靠他人的人并不是少数。虽然她生理年龄只比我年长5岁,但心理年龄可能比我长10岁甚至更多。
我一直很诧异为什么人从出生到30岁会有这样大的变化,也很难想象我从现在感到什么都想学,而且学什么都很容易到老了以后什么都不想学,且什么都学起来很吃力的心理落差,那种从有到无的渐变需要有很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消化。我可以接受从健步如飞到步履蹒跚的生理衰老过程,却不愿承受从热爱挑战到厌恶变化的心理衰老过程。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老去的标志,绝不是老成稳重、沉默寡言,而是不肯再尝试,不肯再容许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我认为人老了以后之所以不肯再尝试不熟悉的东西,是因为缺乏驾驭不熟悉事物的动机和能力。所以我想了解一个人在没有刻意训练情况下的正常心理衰老速率,对心理衰老历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可以避免未来当我成为她时的无奈。
这件事带给我的启发是,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的小任务来测量人的学习动机下降速率,通过观察被试对同一任务的反应来评估其学习动机,并确保这些任务对被试来说都是新的,再根据被试在不同年龄段对新事物表现的均值来绘制学习动机变动图。
我以前认为被试为了满足实验者的预期而做出虚假陈述会影响实验结果,即使采用双盲的方式进行实验,但被试依然可能猜测实验目的并表现出非真实的一面。但这个问题因着这位亲戚的启发也迎刃而解了,我可以通过设计关键指标来区分假装迎合者和真实完成者。还是以银行转账为例,假装迎合者可能说她想学习银行转账,但结果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任务。而真实完成者可能会主动去银行开户,独立完成缴费任务。根据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同一个人在几组试验中表现的内部一致性来测量被试的学习动机,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