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师的对话--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有感
中国有句古话:开卷有益。此话一点不假,刚拿到《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这本书的时候,我随便翻了几页,颇感意外,接着读下去,越读越迷,随之眼前为之一亮。高万祥老师洋洋洒洒的文字读起来让人感到有些滋味。
高万祥老师在书中借用古今中外诸多大师的经典语录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让我们感到很是尴尬的建议:作为教师应该乐于读书。用他的话说,读书是一位教师不断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一个人,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和要求就不可能不断成长。三国时期的吕蒙,年轻时骁勇善战闻名当世,但充其量是一位将军。后来的吕蒙发愤读书,手不释卷,终于成为吴国三军统帅,威名显赫。可以说,读书让他达到了一生的巅峰,成就了他人生的辉煌。读书,这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不知从何时起,读书成了中国人的一种负担。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有人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他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想一位不读书的教师当然就是一位让孩子看不到希望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授业解惑的教师,永远只是一个教书匠。“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点也不错。像于漪、魏书生、李镇西,这些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在每一堂课中游刃有余,亮点纷呈,原因何在?腹有诗书,自然水到渠成,无须有意而为之。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课外的东西知道的太少,静下心来想一想,作为教师我们又知道多少?在课堂上,面对四五十双眼睛,我们是不是对这些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提出的问题能给出一个让他们满意的答复?高老师说:“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我想我们应该深深地反思,从现在做起,俯下身子,认真读书,让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课堂另有一番风采。
读书和写作是连在一起的。在高老师的第五堂必修课中曾经说过:“教师不可能都是作家,但我可以肯定的说,写作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简单劳动力。”他的这些话说得非常刻薄,以此为标准,我们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所谓“脑力劳动”的简单的劳动力,难道不是吗?以前,我们总会抱怨我们工作太累,领导安排的工作太多;我们总会抱怨家庭事务太多,应酬太多;我们总会抱怨……其实,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是有的”;其实,以前关键是我们的心态有些问题,或许就是本末倒置;其实,我们满可以打开窗户,抬头仰望星空,调整一下自己,抽出一点时间想一想我们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诉诸于笔端,变化成文字,转化成我们的思想……或许,日子久了就能汇成滔滔江河。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说实在的,高老师的作文教学改革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他的作为让我感到汗颜。在这么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的确付出了很多,奉献了很多,但我们又改变了多少?进步了多少?我们平时的工作如同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没有思考,没有改革,没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地按照教科书和教参甚至一字不差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分析、过滤和升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建筑工人何异?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写不出像样的句子,细细想来,窃以为原因有三:其一是学生读书太少,教师引领和指导太少;其二是缺乏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三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或者是所有的教学工作缺乏人文性。我们的学生缺“衣”少“食”,严重营养不良,整日被掩埋在书山题海之中,常年不知书味,这难道是学生的过错?作为教师没有学会不断反思自己,怨“生”忧人,岂不可笑?在高老师看来,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或者是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对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
其实幸福快乐是一种认识。教师之乐关键在于要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智慧的大脑,明亮的眼睛,去发现教育之乐。幸福快乐是你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精心酿造的美酒,越品会越有滋味,越喝会越有精神。我真心的希望我们的老师能用我们自己智慧大脑,勤劳的双手,诚挚的爱心写出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