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不时会有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相关影评信息进入我的视线。昨天电影院的广告视频正是发的范伟和李易峰的对手戏:你画的画,老师现在看懂了。
莫名泪目,就特别想看这个电影,就像当年特别想看《芳华》一样。(广告内容很重要)
由于周二,老王没有晚自习也不值班,我也没有画画课。所以我直接在电影院老板的微信广告下面询问晚上都有几点的场。信息发出后突然想到他应该发过影讯,立刻又删除了信息。打开他微信的朋友圈果然发现了今日影讯,晚上7:40有一场,一共153分钟,时间刚刚好,耶!
马上致电老王,今天晚上去看电影。老王的反应简直了,惊异地问我“为啥呀?为啥要看电影?”
我:《我和我的家乡》一直在宣传,今天的广告打动我的心了,我就想去看看。咱们看今天晚上7:40那场。
老王:好,行,中中。
下午5:00下班,先回家,伺候好院子里的张嘴物,当然也包括我俩。锅炉烧热乎了,压上煤。
开车回城里,还有足够的时间,给老妈送点好吃的,是仙女小宝寄来的水蜜桃和杠子头火烧。顺便回自己家楼上拍户口簿首页发给居委会人口普查员(没在楼上找到户口簿,老王想起来在平房呢,这记性)。再去张丽川饭店给狗拿食(没有拿上,原因是现在食客也都不浪费,一般情形都吃光,吃不完的也打包带走)。
7:10到达维多利广场,凭着感觉找到“奥斯卡国际影城”。不熟啊,我是第二次来,第一次是3年前看《芳华》。老王是头一回。影城在四楼,坐电梯上去,楼里面黑黢黢的,转悠半天找到售票的吧台。有工作人员过来让我们选择座位,6排7号、8号。一共八排,5排5、6、7、8号票已售出,4排7、8号的票也有人买了。
售票员嘱咐:2号放映厅,提前10分钟入场,不准带外面带的食物入场。
7:20,我领着老王去休息室,老王跟在后面说,“她说给咱们拿食物呢。”
我:“没有的事儿,咱们又没买。”
老王:“她说的,是买电影票带的吧?”
我:“想的美!再说咱也不吃她这里的食物啊,更何况刚刚在家吃完饭,也不饿啊!给也不要。”
说话间走进更加黑黢黢的等待区,中间立着一个巨大的圆形柱子,柱子往下扩展成一圈座椅。我突然就有些眩晕,赶紧坐在旁边小桌子边的普通椅子上。定了定神,环顾四周,还能看清周围的情形。发现有孩子大人围坐在不远处的桌子边的椅子里举着手机自拍。
我也掏出手机,拍下电影票,又拍了老王我俩,恰好儿子发微信,我把照片发在我们仨的群里,儿子的反应就是应该学校有活动,呵呵!
入场了,发现我们前排是俩大人俩孩子,看样子是俩妈妈各自带着自己的女儿。
电影开始前又进来夫妻模样的一对,在我们前前排,与我们前排俩妈妈认识,她们打了招呼。
全场仅此八人。
电影开始前是影讯广告,声音很吵,老王说,告诉他们声音小点儿!他以为这是课堂上呢?
电影正式开始,我拿出手机想拍下片头,好发朋友圈啊。可是这自拍模式就调不过来正拍了,一着急更找不着了,片头一闪而过,算了,认认真真看电影吧。所以文章里没有电影照片哦。
不对电影做具体评价,看完的心理感受是小小的失望,印象就是一个词:喧嚣!突然就对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热闹乡村产生悲悯。得乎?失乎?发展是把双刃剑!
看完电影内心有些落寞,我俩回到平房家里,我还是发了朋友圈,主要是做个记录。然后……
第二天早上我跟老王讨论“看电影”的意义。我说我只想看这部电影,仅此而已。如果不是晚上,如果不是那么远,如果你不想看……
老王:你就自己看去了。
我:嗯。
我第一次意识到“看电影”,不仅仅是看-电影,而且貌似“看”不重要,“电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去“看电影”。我勒个去,看电影就是去看-电影,为看电影看电影,还有什么为什么?
忽然脑海里闪现出小时候学校发电影票,全校师生集体看电影的模模糊糊的热闹景象;还有小时候和仨俩要好伙伴儿看电影时前排的情侣暧昧的脑袋重叠挡着视线的情景……
原来,看电影是有看电影之外的意义的。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搞对象,比如娱乐,比如消磨时间,比如吃爆米花喝饮料……
像我这种只享受“看电影”本身的也应该大有人在的,要不哪来那么多的票房满溢的火爆影片?所以,电影本身的魅力应该是“看电影”的灵魂。
我不是一个不浪漫的人,只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更喜欢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