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实际上,给人套上枷锁的,是人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人的一生都可以预见。18岁成年,22岁大学毕业,25岁工作稳定,30岁结婚生子,然后重复工作到退休。
这像是一个被写好的剧本,稍微跟不上节奏就会让我们心慌意乱。这更像是一种魔咒,让无数人失去活力、失去想象、失去自由。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生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一个人只能活一次,就此机械、麻木地度过一生,是最正确的活法吗?
显然不是,我始终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无限可能,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按照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去经营,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01
很喜欢一个国外的演讲视频,主题叫:不要让别人带走了你的人生节奏。
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的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25岁才毕业,却马上就找到了工作;
有的人没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热爱的事;
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了好工作,赚了很多钱,却过的不开心;
有的人选择间隔几年,去寻找自己的目标;
有的人在16岁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在26岁时改变了想法;
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
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10年才生孩子;
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
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
...
你身边有些朋友或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或许落后于你,但凡是都有它自己的节奏。
...
25岁后才获得学位,仍然值得尊敬;
30岁还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
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
40岁再买房也没什么丢脸的;
不要让任何人扰乱你的节奏。
我们每个人生来不同。不同的出身,不同的长相,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却总是习惯用一种固定的模板来要求自己,这是很错误的举措。
最近因为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热播,大家都在讨论三十而立的话题。可是严格按照三十而立这个标准,来实现人生目标的又有几人?
J.K.罗琳32岁才成功出版《哈利波特》,此前被拒稿了12次;
马云35岁才建立了阿里巴巴;
摩根弗里德曼52岁才迎来演艺事业的爆发;
任正非43岁靠借来的2.1万成立了华为;
褚时健75岁高龄重新创业,这才有了后来的褚橙;
创业路上屡屡受挫的罗永浩,前段时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今年四十八岁,还可以承受无数次的失败。”
这个社会上,三十岁之前靠自己的能力买房买车,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都还在蓄力阶段,为以后的成功做准备。
所以,不要攀比,不要让别人影响你自己的生活节奏,也不要给自己人生设置太多限制,顺其自然,脚踏实地努力就好。
02
最近在书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经验丰富而睿智的老师,想要向他的一个学生传授获得成功并且快乐生活的秘诀。于是,他决定带着他的学生长途跋涉,去一个最贫穷的山村看一看。他们到达了一个偏僻的小村,看到一户人家生活很是贫穷,房子破落但人口众多,最关键的是这家人居然养着一头奶牛。
学生想不清楚这家人落魄的原因,于是老师掏出袖子里的匕首,刺向奶牛的喉咙,将奶牛杀了。学生大惊,问老师为什么要将这家人唯一的依靠给毁了。老师沉默不语,带学生离开了。
一年后,老师又一次带着学生来到了这个地方。神奇的是,这家人居然盖了新房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起来过的比一年前好多了。原来,奶牛一死这家人的生活就跌倒了谷底,但是一大家子人总要生活,总要重新寻找出路。
逼不得已,户主只能在附近开辟一片荒地种植蔬菜。慢慢地发现自己种的菜不但够自己家人吃,还有剩余的部分可以卖给别人。于是他不断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靠出售蔬菜获得了比原来更多的收入,从而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深受“奶牛”的羁绊。尽管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靠这份工资能维持目前的生活,所以就会陷入这份“安全感”中,失去了探索更好生活的勇气跟机会。
有人问,为什么同样的年纪,有的人事业有成,而有的人却还一无所有呢?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事业往往是从叛逃开始的。我们自从出生开始,父母或者社会就各我们设计好了一条按部就班的路,但是这条路不是你自己选择的路,因此很难做出成绩跟成就感。唯一的办法就是叛逃出设定的剧本,独立思考,犯错、成长、还有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只有杀掉这头维系你安全感的“奶牛”,才能让你因穷生变,因变而通,从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正如古典在《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里所说:很多人,都是被安全感禁锢的奴隶。我们只有跳出舒适区,才能打破禁锢,从而看到更多新的可能。
03
姜淑梅奶奶是一位传奇人物。她60岁才开始学习识字,75岁学习写作,80岁学画画。到了82岁,她已经写了60万字,画了上百幅画,出版了5本书。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人生才刚刚开始就觉得这辈子没有希望了。跟这位网红奶奶比起来,不觉得羞愧吗?
有一本书叫《人生不设限》,作者名叫力克.胡哲。
力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唯一可依靠的工具就是只有两只脚趾且短小的左脚。这样的人生该是有多绝望?随著年龄慢慢增长,力克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体的缺陷,一度对生活绝望,数次想要自杀。但是最终,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选择勇敢面对生活。
靠着坚定的信仰,力克.胡哲在21岁时获得会计与财务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并投资创建公司,写出《人生不设限》、《永不止步》、《谁都不敢欺负你》和《爱情不设限》四本书。他在全球逾二十多个国家,举办过1500多场演讲,激励了无数人。
你很难想象他竟然只靠一只残缺的小脚学会了打字、走路、游泳、打高尔夫、钓鱼,甚至还学会了冲浪。
他说:“人不能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方向,因为你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
作为四肢健全的我们,看到这样顽强的生命力,这样传奇的人生还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
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写道:“对于生命,我们有上千种方式去尝试、测定。”
所以,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喜欢平稳安定,还是期待自由创造。如果不喜欢当下的生活,你依然拥有改变的机会。
遵从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的优势跟劣势,选择一个方向,去勇敢探索。不要怕失败,更不要轻言放弃,多点耐心,在播种的时节悉心播种,等到收获的季节,一定会有所回报。
---end---
我是小师弟,关注我,持续给您分享好书、好思想、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