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TED演讲《跳出舒适区去生活》,
开始看视频,我有些惊讶,Amy是美女哦,
为什么不穿裙子露出美丽的腿,而穿着裤子呢?
为什么Amy总是走来走去,而不是站在一个地方不怎么动地演讲呢?
Amy演讲的开头用了一个很突兀的问题来开始,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脑袋里满是问号,这是什么鬼?
如果你的人生是一本书?
你是书的作者,
你会怎么写你的故事?
所有的疑问在Amy的演讲中,都得到了解答。
因为Amy是位不健全的美女,没有了腿。
患病以后,切除了脾和肾,左耳失聪,膝盖以下截肢。
但她是自己这本书的作者,她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她创办了非盈利性组织,做慈善做公益,来传递爱;
她曾相继取得两块世界金牌。
这是一个Amy逆境重生的故事,也是一个被迫突破舒适区走向成功的故事。
Amy可以选择待在舒适区,在轮椅上安静地度过余生。
但Amy却选择了一条突破舒适区的路,走在了奇迹发生的地方。
舒适区是什么?
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们会在这个状态或者模式中感到舒适。
在很多书籍、大咖的演讲中都提到突破舒适区的重要性,谈论舒适区是什么,为什么要突破舒适区,但很少系统谈到怎么突破舒适区,直到我看到了一本书《进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适区》,才明确地知道了怎么样才能如破舒适区。
《进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适区》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商业评论》专栏作家、组织行为学教授安迪.莫林斯基,作者经过1000例个案跟踪,20年研究分析,首次系统总结出突破舒适区的有效模式。
先来说说突破舒适区的五大传言:
1.突破舒适区仅仅只需要跨出那一步。
2.奇迹只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3.只有我在舒适区外苦苦挣扎。
4.突破舒适区只有靠“忍一忍就过去了”。
5.只要有足够多的激励,每个人都能如破自己的舒适区。
这五大传言中,你中招了几个?
正如,图中所画,舒适区内的东西好像都不怎么好。
舒适区=平凡
实话实说,我都中招了,准确地说,我不知道怎么就突破了舒适区,也不知道怎么就待在舒适区了,比如,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从学校出来后,再到工作,每一步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往都是“忍一忍”,“为了年级第一”,“为了找个好工作”。
我好像被命运之手(外部的压力)推了一把,然后跨出去了一只脚,但慢慢地发现好像还有一只手(舒适区)一直在往回拽自己,就这样,自己走走停停,有时还会倒退好几步。
人类的天性:谁都不愿意自己无缘无故找罪受。
对应五大传言的真相就是:
1.很少有人会主自发地走出舒适区;大部分人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跨出第一步。
2.奇迹在舒适区内外都会发生。
3.几乎每个人都在舒适区外挣扎着。
4.“忍一忍”很重要,但还需要其他的策略,而且最终他们可以让你不用忍一忍就过去了。
5.每个人都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但除了激励之外,还需要努力、坚持和对挑战的敏锐理解。
你认同这5个传言的真相?你的心理状态是舒适的吗?
如果你觉得不舒适,恭喜你进入到了突破舒适区的行列。
知道了舒适区是什么,为什么要突破舒适区固然重要,但光有突破的想法还是不够,得有合适的方法、策略、套路,再加上你的努力和坚持,才能真正地突破舒适区,扩大舒适区的范围。
书中提到了突破舒适区的三个方法:
1.信念。
2.定制化。
3.清晰度。
首先是信念,就是你笃信你的目标。你相信这个目标是合理的,有效的,值得承受持久的紧张和压力去实现的。比如,牧师对上帝的信仰,Amy想要过出精彩人生的信念,你想要减肥变得更健康的信念。
其次是定制化,就是有你自己的风格,语言、动作、时机、道具、情景,每个环节,你都可以有自己的印记。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样可以让你更自然、放松地适应舒适区外的事物。
比如,你想成为像俞敏洪一样的演讲者,你不是去说和他一样的演讲内容,模仿他的动作,穿着,去某学校面对上千学生演讲。因为那样做,只会让你有深深挫败感,那不是你,那是俞敏洪。
你需要做的是,找一些愿意听你讲的听众几个人,比如你的朋友亲戚,穿上你舒服的衣服,用你舒服的方式,来讲你精心准备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你突破不想演讲的舒适区,开始尝试去演讲。
最后是清晰度,什么是清晰度?不是你对事物的认识,而是认识到你自己在逃避这一事实,认识到你自己逃避的方式,认识到你自己正在为逃避自圆其说和自欺欺人。清晰度也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过程,更清楚认识自己是否在舒适区内,逃避舒适区外的东西。
那怎么才能提升自己的清晰度呢?可以用下面4种方法:
1.置身事外。
2.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
3.练习自我反省。
4.从他人视角获取清晰度。
置身事外,指的是去做一些和当前事情不相关的其他事情,比如贝多芬每天午后都要散步很长时间,并会带着纸和笔记录他的灵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会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激发创意。
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实验证明,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时,大脑的反应区域和朋友给你建议时一样,你更容易接受这些建议,获得更为公平和清晰的视角,减少焦虑。
自我反省,书里提供了事后对事件的简单记录的方法。尤其是一些失败的事件、重大的困难、悲伤的体验,记录下来,可以缓解你的情绪,改善你的健康状况。
从他人视角获取清晰度,这个是指有一个洞察力强的教练或者导师。如果你没有,那就去找哦,比如你的父母,给你力量的朋友和老师,你的榜样。
前几天,我的朋友小王在工作中就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他的领导要安排他去外地调研一个项目,但是,小王觉得这个项目自己很可能会做不好,因为涉及到和领导、同事、合作厂商沟通才能完成,而小王属于典型的理工男,技术流,不擅和人沟通,一想到和这么多人沟通,还有领导,脑袋就大了。
很明显,这个项目的很大一块儿,并且关系到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是在沟通和协调上,而这一部分所需的能力超出了小王的舒适区,所以他很焦虑,甚至有些恐慌。
小王要想突破舒适区该怎么做呢?
1.去散个步,想一想,这个项目重要吗?我一个人能完成吗?领导会投入多大的资源?我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实在太烦,就不去想这些问题。或许你的潜意识里会想到一个创新的方法:比如,建议领导组建一个团队,增加协调沟通能力强的成员。
2.用第三人称来写出自己的想法,王X,你可以做到的,完成了这个项目,你不仅会收获绩效上的奖励,还会收获领导的认可,能力的提升,加油。
3.如果你在和其他人沟通有困难时,就记录下来当时的情况,到底你紧张的是什么,怕对方不配合,还是怕领导的权威,还是?对于事情,你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4.让小王找一位老师傅或者信的过的朋友,去询问一下类似项目如何完成,如何和其他人沟通,关键点,难点在哪里?受挫了之后,怎么调整?
用这4步来提升对项目的清晰度,小王就不会被事情的突如起来吓回去了,而是有策略、有方法、有准备地突破舒适区,收获想得到的。
突破舒适区,不是忍一忍,闭着眼就过去了,而是要有策略、方法、努力来支撑你。
传言止于认知,
行动始于方法。
正确地突破舒适区,才能让你的成功不那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