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非十二子》中有句话:“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得当的言辞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现,懂得适时的沉默,也是一个人睿智的沉淀。
正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一个格局大的人,其眼界必定开阔,胸怀必定宽广,也必然深谙言缓、性柔、德厚之理。
能够做到言慢、性柔,德厚,人与人相处时就会少一分碰撞,少一分隔阂,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温暖。
言缓,让自己免于浮躁
“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懂得宁静,然后才知道好动会让人过于操劳,保持沉默,然后才明白话多会让人趋于浮躁。
言缓,也是让自己免于浮躁。在发表观点前,让自己先“缓一缓”,尽可能了解事情全貌,而非急于下判断,往往能有效避免很多曲解和误会。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人越是有大格局,说话就越不着急。
一些场合中,讲出的话如泼出的水,无法收回。疾言厉色,言辞中夹枪带棒,往往给人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口。话到嘴边缓一缓,不单是自修“戒躁”,还能避免“伤人以言”。
如《吕氏春秋》中记载的“颜回窃饭”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之间,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颜回找到一些粮食,在屋檐下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起白饭往嘴里塞。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装作没看见地说,刚才梦到祖先,想把还没人吃过的干净米饭,先拿来祭祖先。
颜回坦白答道,刚才煮饭时有灰尘掉到锅里,自己抓了出来,不忍浪费,便吃掉了。
孔子恍然大悟:“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原以为眼见为实,谁知实际上眼见的未必可信;凭借内心的想法来衡量事物,到头来也不一定可靠。
成熟的人在评价一件事物前,往往会自己思考和判断,不人云亦云,更愿意追逐真相,而不是随着情绪脱口而出地宣泄。
话到嘴边缓一缓,往往能够避免事从口出。万事留有余地,三思而后言,是一种认知,也是处世之道。
性柔,是宁静沉稳的力量
《道德经》有云:“夫唯不争,故无尤。”心性随和的人像缓缓流动的溪水,看似缓慢,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苏轼妻子王闰之,陪他走过了风雨飘摇二十载。她性格柔顺贤惠,是苏轼的贤内助,也是“解语花”。
苏轼写诗称赞妻子:“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正是因为贤妻王闰之体贴周到的照顾,在被贬黄州那段苦涩艰辛的岁月中,苏轼仍然能够保持一颗豁达通透的心,写出“天欲雪,云满楼,楼台明灭山有无”的名句。
王闰之内心温柔,却又坚强有余。尽管生活颠沛流离,两人却能默契地携手共担风雨,使生活过得自得其乐。
温柔细腻的人懂得呵护他人,并在五味杂陈的纷繁世界里,不惧风雨,迎难而上。
越是坚强的人,愈懂得柔软。“天下莫弱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真正的坚强不是外在的强势,而在于内心的柔和。
厚德道,才有厚福
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陆元方的宰相,他想把家中的房子卖掉,但因为公事繁忙,所以只能让家人来处理此事。
很快,家人就找到了买家,但是,在交钱的那一天,陆元方才得知,家人隐瞒了这处住宅排水不好的问题。如坦白给买家说了,房子不仅降价,还可能卖不出去。
面对这样的情况,陆元方没有犹豫,他主动告诉买家自家房子的缺陷,而买家在经过思考后,也没有进行购买。
在很多人看来,陆元方错失了一个“机会”,不精明。其实不然,陆元方此举正是厚道的表现。
此后,陆元方诚信卖宅的事一时成为美谈。
厚道,是一种不张扬的品德。一个人能够被他人所尊重,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要看他愿意为他人考虑多少。
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遇见唯利是图的人,为占便宜不择手段。如此做法,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走不长远的结果则是注定的。
以德服众,德能配位,实为一个人难能可贵之处。陆元方的后代更是继承了父亲的品质,人才辈出,陆象先、陆景倩、陆景融尤其知名。
好的家风,是滋养世世代代兴旺的根源,而“厚德”的品质,更是赠予子孙后代最好的财富。
厚德之人,无论在什么境遇下,都看得明白、过得轻快、活得洒脱。
说话懂得“慢半拍”,话出口前多思考;学着温柔以待人,平和心态看事物;怀抱似海的心胸,以厚德容纳他。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品德、情绪、认知。而在这场修行中,一个人的格局越大,心量越广,看得越远,路就可以走得越宽,走得越长。
拥有处变不惊的态度,以柔克刚的力量,以德容人的底气,才能在风雨人生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