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与OSI模型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
应用层:大致对应于O S I模型的应用层和表示层,应用程序通过该层利用网络。
传输层:大致对应于O S I模型的会话层和传输层,包括T C P(传输控制协议)以及U D P(用户数据报协议),这些协议负责提供流控制、错误校验和排序服务。所有的服务请求都使用这些协议。
互连网层:对应于O S I模型的网络层,包括I P(网际协议)、I C M 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 G M P(网际组报文协议)以及A R P(地址解析协议)。这些协议处理信息的路由以及主机地址解析。
网络接口层:大致对应于O S 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该层处理数据的格式化以及将 数据传输到网络电缆
HTTP在OSI模型中位于第七层,应用层,让客户端的用户通过这一层向下层传输,然后发送请求,使服务器接受到之后可以恢复客户端,达到互联网络的功能。
http在TCP/IP位于第四层的应用层,通过第四层利用网络。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是怎么连接的呢?(三次握手)
首先Client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Server段接受连接后回复ACK报文,并为这次连接分配资源。Client端接收到ACK报文后也向Server段发生ACK报文,并分配资源,这样TCP连接就建立了。
那么, 那如何断开连接呢?(四次挥手)简单的过程如下:
【注意】中断连接端可以是Client端,也可以是Server端。
假设Client端发起中断连接请求,也就是发送FIN报文。Server端接到FIN报文后,意思是说"我Client端没有数据要发给你了",但是如果你还有数据没有发送完成,则不必急着关闭Socket,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所以你先发送ACK,"告诉Client端,你的请求我收到了,但是我还没准备好,请继续你等我的消息"。这个时候Client端就进入FIN_WAIT状态,继续等待Server端的FIN报文。当Server端确定数据已发送完成,则向Client端发送FIN报文,"告诉Client端,好了,我这边数据发完了,准备好关闭连接了"。Client端收到FIN报文后,"就知道可以关闭连接了,但是他还是不相信网络,怕Server端不知道要关闭,所以发送ACK后进入TIME_WAIT状态,如果Server端没有收到ACK则可以重传。“,Server端收到ACK后,"就知道可以断开连接了"。Client端等待了2MSL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则证明Server端已正常关闭,那好,我Client端也可以关闭连接了。Ok,TCP连接就这样关闭了!
【注意】 在TIME_WAIT状态中,如果TCP client端最后一次发送的ACK丢失了,它将重新发送。TIME_WAIT状态中所需要的时间是依赖于实现方法的。典型的值为30秒、1分钟和2分钟。等待之后连接正式关闭,并且所有的资源(包括端口号)都被释放。
整体流程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