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1.儿童顺从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
2.面对一件事,很多人都会说:“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3.你读了许多书,但依然可能缺乏能力。为什么?
4. 可怕的父母语录你中枪了吗?
第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顺从的人,按照马斯洛的说法就是自我实现的人。他实现了自己,就会关注和帮助他人实现自己。
对于儿童来说,顺从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想一想爱情的面纱尚未揭开时相互热恋的爱人,他请你做点什么时,他是何等的荣耀!顺从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一旦他具备了能力,他就可能听从成人的指示去做什么,以便在真实的生活中检验自己。最后,儿童会渴望顺从,因为顺从是真理。
当规则难度太大,儿童没有能力遵守时,强迫儿童,只能给儿童再制造一个不诚实的品质。幼儿期是行程意志的关键期,儿童都在学着依自己的能力遵守规则,顺从事物的规律,建立真正的顺从,但难度太大就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恶果。儿童顺从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所以判断孩子是否是顺从的时候,我们必须与儿童现有的能力联系起来判断。
好动,完全是在儿童自发的活动早到破坏后,儿童没有发展的目标才出现的。
错误对于儿童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儿童不知道什么是错误的,他只是觉得,这次没做好,再来一次,他不断地做,不断地重复,最后,终于做好了,他有成就感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就形成了自己的能力。(反复练习,是儿童培养习惯和品质的关键。)
顺从的3个阶段:
1. 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
2.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
3.儿童会渴望顺从,这时顺从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
可怕的父母语录:
“不对,你应该这样做。。。”
“来,让爸爸帮你做。。。”
“笨死了,哪有你这么笨的人呢!你看我怎么做。。。”
!!!最有害的莫过于丧失信心了!!!
第十九章: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很多成人追求真善美,但这过程很艰难,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自我挣扎中度过,一生成为生活的苦行者。但一名儿童如果在0-6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顺应自己内部的发展,追求完善是一种自然状态,不费任何力气地趋向完善,他们对完善的寻求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他们的生活本身。
红色:完善中心
蓝色: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
白色:品格较弱,各个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
深红色:非正常人,例如精神病患者,违法者
苦行者:为了保证自己不至于成为坏人,他就拼命地控制自己。
白色区域的人:不道德不是来自于道德本身,而是来自于他的意志,他控制不住自己。这样的人,平时是靠社会的规则,法律,宗教信仰的约束不做坏事,他每天都和自己斗争,很累,他生命的能量只能消耗在这一面。他的内在就像墙头草,没有分辨能力,因为他道德观模糊,对事物的看法也是模糊,在这种模糊的状态中,只要哟人稍微比他强一点,他马上就会顺从这个人。
发展状态好的儿童(蓝色和红色区),他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自己的内在发展中,那么他对和自己内心发展无关的事物就不感兴趣。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好像有点“孤独”,因为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依附和揣摩外界。即使是一个成人,如果他的整个心态都是不断向善,不断完善自己,他一辈子都追求真理,为大众服务,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目标,他就顾及不到琐碎的小事了。
面对一件事,很多人都会说:“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原因是他们总在自我做斗争,而那些没有同自我做斗争的人,却把全部精力放到了一件事上,他克服各种困难,这件事就成功了。没有障碍的人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驱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这件事办好。
一个人的低能完全来自于0-6岁受到成人的控制。
所以很多人发现,有的人没有受过教育,却能发展的很好,有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却活的一塌糊涂。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你读了许多书,但依然可能缺乏能力。如果你以一个积极地心态去看别人,看世界,你的心情会很舒畅。如果你觉得处处险境,事事难办,总有人在算计你或阻挡你,你就会分心,沮丧,就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琐碎把我们束缚在了小事上,远离了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