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到25日,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第三期在长垣县第一初级中学开班。
我在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自费报了名,参加了陈宇老师为导师的班主任研修班。
五天高密度的学习与交流,不仅让我亲眼目睹了陈老师的风采,更领会到陈老师作为班主任那种精细的班级管理思维,感悟良多,分述如下,供交流学习!
一、做第一个拉小提琴的人
陈宇老师可以是算是国内第一个以系统管理论的视角,全面地研究班主任工作的专家。
当他谈到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的时候,他谈道:很多班主任靠一些感性的故事来培训老师,可是老师们学不来,因为我们都不是天才。天才是培养不出来的。而我们的目标,不管是教育学生的目的,还是老师自身培训的目的,都是把普通人培养到卓越。
单单从班主任专业培训角度来谈,要想让班主任的培训产生效果,必须拿出一些普适性的知识,最好还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样才能让普通的老师,当上班主任以后,能够很快地成为熟手,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这些具有普适性的班级管理知识向谁学习呢?
陈老师以学拉小提琴来讲这个道理。
不管是幼儿,还是成人学琴,都要有什么呢?提琴,琴谱,导师。这三者都具备了才能很好地入门学琴。
可是,我们来追问一下,在提琴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琴谱有吗?导师向哪儿找?
肯定第一个能把小提琴拉出乐曲的人,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所以,一门学问,尤其是新兴地学问、知识,一定有一个靠自己摸索出来的人。
班级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前没有,有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非常主观的案例技巧,没有一整套系统的思维方法,而自己现在做的就是这个内容。
在私下里交流的时候,我问他:您是怎么想到做第一个拉小提琴的人的呢?
他说道:首先是从自身出发吧。先把自己研究透了,知识自己从哪儿开始能把事情办好,就知识怎么做了。
联系到我自己,我觉得自己的兴趣在于对学生个案的处理,以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班级工作。
我想,可能我可以通过这一角度,让自己的专业发展起来吧。
二、忘掉方法,记住思路
这是陈宇老师在开班上课之初,就提到的。
也是我非常支持的观点。
我们的班主任最爱遇到问题,直接问怎么办?想拥有一劳永逸的技巧来解决学生中的问题,甚至是所有的问题。
方法只是“术”的问题,我们最重要的是从“道”的层面来提升认识问题。
只有把思维的高度提升了,才能自然地产生适合于当时当地地解决之术。智慧自然就产生了。
三、班级管理的三条主线
整合陈老师的班级管理系统,他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解读班级管理的。
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文化管理。
最初层次的管理是科学管理 ,这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产生的观点,是把人当作经济人看待的管理学。
这一种管理思路,可以解决班级中的日常事务问题。
这思路分为七个过程:计划、组织、流程、制度、培训、检查、调整。这时期的管理关键词是绩效,要达到的目的是控制。
第二层次的管理叫人本管理。
这是对以生产线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模式的反思。富士康管理很高效,效益也不错,却时常出现跳楼的事件,不就让人反思科学管理的重绩效的弊端吗?
人本管理产生的背景是美国当年的“霍桑效应”的发现。
经理对每个员工进行关注谈话,企业的效益就不由地上升。自此,大家开始重视一个团队对个人的关注,于是产生的人本管理。
这是把人当作社会人而产生的。这是的关键词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思路是沟通、关注、关系、激励。
第三层次的管理是文化管理,这是把个人当作知识人来看待而产生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是:群体价值观(认同)。
管理思路是:理念引领、价值观认同、品牌影响、文化浸染。
四、细致思考精细管理
把这些与班级工作联系在一起,也能全面解决班级管理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科学管理强调精细。
从科学规划班级工作,到学生组织的建设,从班级事务岗位的职责,到常规管理流程的设计……
追求事无巨细,必有流程和规划。
我也在质疑,这样精细的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多少操作性,能达到要求吗?
陈老师提出古语解释我的质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管理可能达不到一定的要求,但是管总比不管好,高要求总比没要求好。
他也强调,班级学生管理的目的不只在把事情完成,更重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的影响和教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