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学员当中有一个这样的妈妈,就是孩子到了高一,抑郁,关在房间里玩手机。那那个时候,妈妈想交流,想沟通,没有任何机会,门已经关了。
有些时候,偶尔出来,妈妈就给他备好水,偶尔出来,妈妈也很高兴。有一个契机是什么呢?这个孩子有一天跟妈妈说能不能给我养一只猫?妈妈本来是猫毛过敏,但是听到他这么说的时候,他觉得如果养一只猫能够让我跟孩子有一些交流的机会。那好。果不其然,养了这只猫之后,她们之间开始有一点点交流的机会了。
这个妈妈又想,那如果我也养一只猫,我就可以去请教他怎么养猫了,于是他给自己养了一只猫。然后就经常去请教一下女儿养猫的这个事情,而有一天他去摸女儿的猫的时候。她就借着这个机会跟孩子讲,她说,你知道吗,它刚才不是故意要攻击我们,它其实是误会了我要做什么,所以它开始害怕。它有了这种攻击,她说,你也是,她说,有些时候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子,但是你确实有些害怕。这个女儿咵一声就跪下了,说,妈妈,我错了,就是长久的心结。然后,慢慢慢慢就开始打开了这个心结。
然后,这个妈妈就开始学打游戏。学打游戏,她就通过游戏的方法跟他女儿站在一起。然后呢,有一天这个孩子说,有个网课,我今天不上了。妈妈说,怎么了?他说,我玩这个游戏,上课我就升级不了。妈妈说,我来,妈妈帮他升级,然后就这么陪伴他。
又有一天,这个孩子说,妈妈,我觉得我可以去上学了,太好了,给他准备所有的东西。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妈妈,我觉得还是去去不了。妈妈说没关系。好又一次要说,妈妈,我觉得我可以去了。两个人走到校门口,孩子说,我觉得我进不去。妈妈说,没关系,你已经比前面都进步了,你已经来到学校门口了。
就这样一次一次讲,慢慢都OK,都没关系。然后,当我去采访他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恢复上学,也不抑郁了,游戏也停了。而且,我说,我能不能采访一下你?我跟这个小女孩说,她说你等我高考完。
就这个故事,还令我很感动的就是爸爸看到了他们俩的变化。爸爸说,那我也养一只猫。所以有了三只猫,他们家还有个小女儿,小女儿说,你们三个人都有猫的,我也要一只猫。这个家里四口人,四只猫。
封神榜,一人一个宠物,这个故事很让我感动。我就觉得我们经常讲爱,对不对?
安妮老师讲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听懂这背后的原理,这个原理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妈妈其实是没办法了才这样。就等于说他一开始根本不想放弃,不想放弃管束,他就老想管,老想管束。但是你要知道,你所有的管束到最后一定失效
各种招我都见过。各种家长用的各种奇葩的招,我都见过,装8个摄像头的,一天到晚换密码儿的。到点儿就断网的,一年摔了四五个手机的,哎,家长作起来极吓人,也挺可怜的。
但是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的是。孩子说,我去死。家长说,那你打吧,没办法,打吧,打吧,然后打到孩子不想打了。他才能走过去。
都是这样,所以刚才问怎么办的,你真的要有一种能力先去到孩子那里。你要知道,他之前这个样子,是因为你跟他的关系已经完了。你跟他已经是仇人了,所以你在他身上所做的所有的事儿都没有用了。你唯一能做的事儿是你变成一个好人。
我身边天天跟着我在一起的一个朋友,孩子到高三不学习了。本来成绩还可以,到了高三跟他爸妈讲,说我别让我高考了,我不学习了。我现在彻底躺平,每天昏天黑地打游戏,打游戏。然后,他爸就想办法,各种要看病啊,又要干嘛。这孩子就排斥跟他要死要活。后来就问我,我说我只能告诉你,你你管不了了,你真的管不了了,你就每天给他把饭做好,出来的时候笑脸相迎,开开心心聊点好玩儿的事儿啊,爱打游戏让打吧,游戏这玩意儿没那么好玩儿。这人只要玩儿命的打上一段时间,他就不打了,就觉得没意思。
然后就是真的熬过了也有快一年的时间。这两天跟我讲说,孩子现在开始出来了。孩子跟他说要去哪玩了啊,然后说,那我要还想上大学,我怎么办呢?你看,父母往后一撤,这个孩子反而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了。没有哪个孩子是不想上大学。对,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期望自己能上,而且能上一个好大学,因为最爱他的是他自己。
所以,那些家长呢,他说你一放手,他就玩到昏天黑地。嗯,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你还试图管理,还是没放下,还试图管控,而非真正的尊重。
爱玩儿游戏的孩子背后的情绪有哪些?
人的所有的行为,他背后是有情绪的。
你跑为什么跑?你害怕呀?你为什么打人?因为你愤怒啊。他为什么在那玩游戏?这个行为后边是有情感的。你真的想要去从最最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你,你不要光看表面行为,你不要老是盯常玩游戏这件事,你要去看一看他在游戏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一个孩子在这种游戏状态中大概是一种什么状态?哎,先动动脑子去想一想,他是不是很累,天天熬到两三点。累不累?疲劳嘛,他的感受情感状态就很累嘛,很疲劳,烦躁乱,尤其在玩儿的时候又乱又烦躁啊,很紧张,因为每次他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呼过来一趟,然后就很害怕焦虑,害怕难过,你知道有多少糟糕的情绪在。
第二天早上起不来,然后自己回头,还后悔。你现在知道多少情绪?这些情绪你看到了吗?我刚才说了多少次了他有没有累啊,很累,感觉很累。有没有很烦躁啊?有没有很慌张?有没有很焦虑啊?有没有很害怕?有没有很难过啊?有没有很生气啊?还有什么无助?那还有还有玩儿游戏呢,玩儿到两三点,很兴奋,你看多少情绪情感在这儿,你们看到了吗?
你们除了看到玩游戏,还能看到啥?你们现在这个眼神啊,缺乏帮助孩子的能力,不要不要老觉得自己在帮孩子。这是感受层面,对不对?那那孩子会有什么想法呢?我这种状态太糟糕了,我不应该玩了。但是我想停停不下来。他这些想法。
包括孩子应该把作业写完,也在补作业。你觉得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会有什么内心世界?会有什么什么想法?那你觉得孩子这种状态中担惊受怕、烦躁、各种糟糕情绪乱下,他玩的过程中,他希望获得的是什么呢?他除了一些什么成就感?什么社交这种连接。是不是很期待说爸妈这次别说我了,甚至他是不是也期待?自己不用上学,是不是我能不上学吗?我能不用考试吗?甚至很多孩子他特别特别的一个期待或者希望什么呢?就是说我希望一切重来。
这些东西,你看到了吗?希望一切重来啊,是我们大部分孩子躺平的时候最大的期待,最大的幻想。比如说,咱们谈恋爱,失恋了。很痛苦,我们是不是希望一切重来啊?就是这种后悔的状态。你看这家长,但是呢,怎么解决呢?
你们这个逻辑啊,现在但凡你脑子里蹦出一你说的都对,但是怎么解决呢?但凡你脑子出这个想法呢,就说明你的认知还没有提到我想表达这个层面,你帮不了孩子,你不要觉得你听懂我在讲什么了,他自己也不接受自己的样子呀,对吧?他也觉得自己人生没有意义感。他甚至觉得自己不被爸爸妈妈认可,因为爸妈天天说我嘛,这些东西,我刚才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在孩子那个大煮锅,你知道吗?那高压锅咕在那炖呢。
刚才说的情感,情感情绪状态。那些糟糕的想法,他那些内心的期在渴望,希望,还有那些读书特别不好啊,这些东西。他都没有被言语化,知道吗?非常的焦虑,越焦虑越去玩游戏。玩游戏可以暂时的缓解刚才我说的这个大煮锅的这种力量,你不管叫你利多也好,还是叫他的那什么推理也好,还是焦虑的力量,能听懂我在里讲什么吗?
刚才我说的这一堆东西就在那个高压锅里,在那煮。孩子没有把这个状态言语化,甚至咱们家长作为成年人,你也没有帮助他意识化。
弗雷伊德曾经说了一句话啊,虽然有点老,但是有一定道理,就是当无意识的冲突被提取到意识层面上,问题自然消失。
各位家长,你在听我课之前,你是不是各种100个焦虑?为什么我给你讲了孩子的大脑里把这些知识告诉你以后,你觉得焦虑感没那么多,因为你从未知变成了已知,暴力感就没有那么大了,对吗?
我就是这想解决,因为你要把孩子这个大大煮锅帮助孩子提到意识层面上去,十一岁的孩子,甚至十六七岁的孩子,他很多东西。就是没有意识化的,他只是觉得自己难受,但是玩游戏呢,可以让自己暂时舒服一点,那就继续玩嘛。刷完以后,又后悔,又继续难受,然后再循环。那么多东西,那种糟糕的状态,糟糕的认知,对生活的渴望,对自己学习的渴望,对自己的否定,你们都没有帮助他去说出来,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凭什么帮人家呀?用你的焦虑的状态去帮人家吗?这问题在哪儿知道了吗?现在还有家长问我该怎么办吗?你去跟孩子聊,抓住那小小的机会去表达出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他的想法。我无力解决这个问题,我同时想要玩好游戏,以及同时想法。
但是我搞不定,刚才我大概率的是给帮助你们去看到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从他的情感体验,从他的内心的想法,从他对生活对自己的期待啊,到他内心的价值观,到他自我的状态,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你们就好好的去分析一下。不要盯着现在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儿,而是要看到孩子玩儿游戏背后这个行为背后的东西,你们都不去聊,就盯着那个哎呀,能别玩儿了吗?能别玩儿了吗?所以为什么讲咱们家长,当你不能够去用语言表达出刚才我说的这些点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你不理解他呀。为什么呀?因为你们太急了,直接就想要结果。孩子的问题都是让你们直接想要结果,你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