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天 星
我是做梦都没有想到有缘来柘林工作四年的。
以前的柘林恐怕是永修最偏远的乡镇了,一条修河硬是把柘林的交通给隔绝了,村民去县城都得先坐渡船过河再坐车,这里太阳来得晚去得也早些,那时是个“马勺当锣打”的穷山沟。山沟沟虽穷但生态原始,村前河水波光粼粼,村后青山苍翠欲滴,修河里野生鱼虾倒是不少,因此这里的村民常以打鱼为生,从河里捕捞一些新鲜的鱼虾拿到集市上卖,换个钱把油盐酱醋买回来,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由于捕鱼有一定的收入,当年从安徽移民的老百姓都愿意被安置到柘林,至今柘林聚集了许多的安徽鱼民,后来便干气脆成立了渔业捕捞队,再后来便有渔民村。
七十年代,国家在柘林拦坝修了一个水库,就叫柘林水库,那时十万民工参与筑坝,筑坝民工是从全九江地区抽调的,基本上每个公社每个生产队都要派人来,一来就是几年时间。省水电局也派来建筑工程队伍进驻,一时间柘林集镇聚集了几万人,沉寂的柘林一下就热闹起来了。热闹常常与商机相伴,不少做生意的人看到了柘林的商机,都从四面八方来到柘林寻求创业。理发的、拔牙的、卖服装的、开餐馆的、办旅社的、按摩洗脚的、打铜卖铁的、补锅修鞋的,各式各样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柘林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繁华小镇了。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大坝终于建成了,还建成了“亚州第一土坝”。宏伟的大坝把修河从腰拦断,坝上游就成了一个特大的蓄水湖,随着蓄水量的增加,众多的高山成了湖中的一个个小岛,其景色远比浙江的千岛湖漂亮,这湖当时就叫柘林湖,如今改叫“庐山西海”了,也许是“海”总比湖要名声远播些吧。拦坝发电这是最初的益处所在,没想到拦坝后的上游湖泊却成为全省最有名的4A风景区了。
柘林集镇就建在大坝下,街道成 “三角形”状摆布,三角形的中间是一块空旷地,柘林人叫东湖,其实是一块沼泽地,水草茂盛,水鸟嬉戏,每到夏天蛙声不绝于耳。街道两边是又粗又大的法国梧桐,遮荫蔽日,就是六月天走在街上也会有种凉风习习的感觉。柘林的水资源是十分的丰富,叫她江南水乡也不过分,只要你出了门,你就能听到街道两旁水沟的哗哗水声,又清又凉。在这里“自来水”从湖区取水直接就送到了各家各户,不要钱的自来水村民也就大方的用着,长年不关水龙头就是“任性”。
柘林集镇的人口不足三千,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以前的鱼民也不打鱼了,而是到风景区开旅游船去了,成了西海的主人。只有少数鱼民偶尔还会划个木制“腰子盆”到坝下河中放放网,网些 “棍子鱼”拿到集镇上去卖。柘林的鱼民不打鱼但每家每户会造一条很大的铁皮船放在家的附近,这些船长年放在那儿不动,我们笑称为“旱船”。后来我们才知道鱼民领取燃油补助是要有“捕捞证”和编了号的渔船才可领取的。一年一万多元的补助款对鱼民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柘林的男男女女是很勤劳的,男人都外出做事,早出晚归,走在柘林集镇街道上,你会发现这里的“女汉子”很多,倒不是说这里女的就是那种“五大三粗”的个头,而是说这里女人什么事都会做,卖肉卖鱼、杀猪杀鸡、砌墙捡漏、送货取物、挖地种菜,样样干起来得心应手。你在街上散步,不时会有老太婆骑着三轮摩托拖着一车的东西从你身边驶过,那速度不在年轻人之下;你也会发现很多妇女骑着摩托车风一样的在街上跑,那种生活快节凑不得不让人佩服这里女人的精干。
如今柘林的交通是方便了,坝下新修了一座跨河大桥,在湖的南、北两边新建了旅游码头,每到旅游旺季,来风景区旅游的人很多,柘林镇也就重新热闹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吃柘林湖区的鲜鱼,因此集镇上“鱼家”、“鱼馆”到处都是,旅客们游完湖坐下来品品可口鲜鱼、吸吸甜美空气,的确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如今管委会要把庐山西海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5A景区,我想柘林小镇也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