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的上旬把《旅行的艺术》读完了。现在也想“应景地”谈谈我对旅行的看法。
1为什么要旅行?
我们常用“两点一线”形容自己的生活,上班下班,回家吃饭睡觉,然后再上班。周而复始生活的乏味又无趣,缺乏新意,没有盼头。美食,口腹之欲背后可能会有厚厚的脂肪“回馈”(我)。新衣,穿上的一刹那仿佛看到了全新的自己,但时间一久,款式落伍,多次清洗之后的质感下降等问题接踵而至,幸福感也荡然无存。而旅行不同,每每回忆起旅行的瞬间,对生活的热情,对外面世界的探索欲遇油然而生,连电脑屏幕上供应商的长篇日文邮件也顺眼了几分。
我想这可能跟个人性格有关,有的人觉得待在家里煲剧打游戏,饿了吃饭,累了往床上一躺最是舒服。管他外面风吹雨打,在家这个小天地里汪洋恣意最是痛快。而我,可能需要新鲜事物的持续输入,才能更好地生活。从小我妈就和我说”宁愿碰了,不要误了“。宁愿碰壁事与愿违,也不要因为不敢尝试而耽误了,事后后悔。这种观念根植内心,激发了我对未知事物无限的探索欲。放假了,我才不要待在家里长蘑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啊!”
“终其一生,他都为港口,码头,火车站,火车,轮船以及酒店房间所吸引;那些旅途中不断变化的场所让他觉得比家里更自在。”看到书里的这段,我简直达到了共鸣!每次坐车经过火车站或者机场时,一种“心驰神往”的感觉汩汩涌出,火车和轨道摩擦的声响,飞机的起降仿佛是未知世界的召唤,隐秘而伟大。此刻恨不得立刻打开“去哪儿”,买最合适的机票,一刻不等,马上出发。
2 那些“凝固的时间点”
德波顿在书里记载了著名诗人华兹华斯提出的“凝固的时间点”的概念,“华兹华斯非常热爱旅行,他曾到访阿尔卑斯山脉,几十年后,那里的景象还存活在他的心中,并且一旦唤起便重新带给他一股力量。这些景象的复活使他信心十足地表示:我们在大自然中所见到的景象可能永远存留在我们一生的记忆中,每当它们进入我们的意识中,便能与我们眼前的困境行程对比,给予我们慰藉。他把这种体验成为‘凝固的时间点’。”看到此处,我忍不住的点头,是啊,就是这样!
陆陆续续的去过一些地方,每到一处都是全新的感官体验,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两处,我私藏的“凝固时间点”。
第一处,是厦门的白鹭洲公园。那时,考研复试失败,本以为凭借初试成绩录取应该没问题的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着实有些难受,但在“既然大连飞厦门机票那么贵!又这么折腾!来都来了,就当毕业旅行!”等心态的操纵下,来到了朋友推荐的白鹭洲公园。还记得那时,刚下完小雨,天气有些阴沉,走进公园,一大片翠绿引入眼帘,草木的香气和泥土的芬芳混在一起,特别清新。湖面上有条长堤,径直走了过去,站在湖中央,湖中清澈见底,白鸽若隐若现,远处传来人们的笑声,定睛一看,是几个成年人在玩老鹰捉小鸡。此刻,不知怎么的,心里忽然有种释然,“人生有笑有泪,求学的失败是对我的警示,自己学的确实不够。但人生还长,只要向前走,也许会有新的际遇吧。”
第二处,是杭州西湖的雷峰塔顶。西湖—威名遐迩,成为了到杭州必须打卡的之地,我上大学的时候去过一次,那时坐船游西湖,听讲解,熟悉的“断桥残雪”,“三泉印月”也在这里得到了印证,但那时对西湖的印象,也就限于她是一个很美的景点而已。直到去年三月,再次来到西湖,登雷锋塔顶,西湖全景360°无死角的呈现在我面前时,看“三面青山一面城”,第一次强烈的感受到了她的魅力。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微风拂面,心旷神怡。想想多少文人写诗赞美过她,但她就这么静静的美了千年百年。此时,一种豪迈的感情顿生“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生活啊,毕竟世间有这么美的景色,等我去体验。”
旅游时,自我在缩小,感官在放大。在过往的繁琐中,很多东西,难以找到脉络,而当身处他乡,和新的事物碰撞,往往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而这两处“凝固的时间点”,也会成为我人生宝贵的回忆,每每回忆,充满力量。
3 旅行给了我什么
太多太多了,在《旅行的艺术》中,作者对旅行的意义也有了很详细的叙述,我看了非常受用,也推荐大家看一看。对我而言,旅行是生活的大盼头,是前进的助推器,是生命的复原力。最后,想用书里引用的诗句,结束这篇文章:
虽然阔别多日/与那山林的美景相隔千里/但正像盲人心中的千山万水/时常/在寂寞的屋子里//或在市井的喧嚣中/我得以、在困顿疲惫中/感到一种甜蜜/获得宁静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