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的行囊》的最后十几页,有好几段很有深意的说法。
意昭:“禅定这件事上,本来就不应该有所谓高下之分。禅定是无苦亦无乐的境界。如果虚老有功夫,那他也能把这功夫丢掉。所谓诸法皆空,本就不应有得失之心。虚老已经不在得失之中了。”
“我们坐在这房子里,它有门,还有窗。如果关上门窗,我们就出不去了。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痴迷与房子和门窗的观念。这些观念就是我们的无明。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些观念的虚幻本质,我们就随时都可以出去。而根本上来说,‘出去’也是虚幻的——没有房子,也就没有出。我们看到的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对于虚老这样的禅师来说,禅定功夫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又可能毫无用处。”
意昭:“自我并不存在。由于无明的遮蔽,我们总是因眼前所见而生起分别之心。无明使我们陷入无尽的生死轮回,而解脱之道就在于领悟世界的本质——自我并不存在。你我从未出生,也永远不会死去。无明导致的分别之心使我们贪恋物欲,进而贪生怕死。释迦牟尼的证悟之道便是从领悟‘无我’,进而解脱生死开始的。这是一切众生都能做到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