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去食堂三楼吃饭,因为正值下课,所以人格外的多,我买了饭之后,找了一圈到处都没有位置,后来终于发现一张紧挨着窗户的桌子,能够坐下四个人的桌子上,当时只有一个30岁左右的男性坐在那里,我想可能是学校的老师或者是读博的学生,所以就打招呼问了一下他对面的位置是否有人,得到同意之后我打算做在他的斜对方,当我刚想要坐下时,他指了指紧挨着他的的位置,说“来,坐着吧!”,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这人是不是有病,当时已经坐下了,可能也是发懒也可能是觉得这么多人的食堂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还是笑了一下说不用了,就这就行了。就没心没肺地开始吃饭了。吃了没两口,斜对面的人,又提起了话头“能跟美女坐在一起吃饭,是我的荣幸。”刚塞到嘴里的白米饭差点吐出来。当时我的脸色应该就黑了下来,带着厌恶还是努力扯了一下嘴角,牵强地笑了一下,就继续埋头吃饭了。之后就再没有任何对话了,不一会他就吃完了,看他的样子好像还想跟我打一下招呼,看我没有要理他的意思就直接走了,自己吃的餐具就搁在桌子上,也没有放到餐具回收处。
其实我能感受到他并没有恶意,因为当时的环境和对话的时候他脸上局促的笑意,但是他说话的方式和用词语调会让对方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曲解他的意思。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他的用词太过轻浮,很容易挑起人的怒气。他走的时候我用余光撇到的他脸上带有那种“要不要打招呼”纠结,和和最终放弃的释然,在我去教室的路上,脑子里闪过那个画面,忽然有一丝后悔当时自己当时情绪变化太大,会不会伤害到这个有点缺心眼的宝宝,因为有些人的心很敏感,毕竟我也不希望, 因为跟我的相处而让对方感到不愉快。不过最后我还是比较同意我当时的做法。
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因为一些问题,比如技巧方面,性格方面等等,无法让两个人的交谈变得更融洽和谐,但是至少不要冒犯对方。互相尊重一点,不要给任何人造成情绪上的负担,一味地保持自己设定的礼貌,只会把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忽视搁置,委屈自己,未必会带来对方的一句夸赞,甚至显得些许懦弱。柿子变软是为了口感更好,而不是用来捏的。有些事情有明显地是非曲直,错了的一方其实有着明显地情绪感受,你的恰到好处的“不礼貌”回馈,个人以为是他们所应该要承受的对对方冒犯的代价。当然视情况而定,无碍的一些事情,可以宽容的也不要太过挑剔。
今天下课之后,我在和舍友讨论一个作业的时候,忽然看到我们学院“三剑客”之一的石老师朝着我们这个方向走过来,我很喜欢那个老师,所以自己就屁颠屁颠地上去打了个招呼“老师好!”,还假模假式地敬了个礼,老师可能没见过这么虎的学生,反映过来的时候,站定冲着我们灿烂地笑了一下,还微微欠身笑了一下说“你好”。当时我的心情很美丽,我想老师应该也很开心。一般打招呼如果不是很熟悉的老师很多情况下都是面无表情地对着学生“嗯”一下而已,而石老师微微欠身的动作和那一句“你好”,让我感受到了“过分”的尊重。
同样是老师,但老师之间的也是不同的。我今年大三,我们学院一个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做的论文作业,每个学生都会分配一个指导老师,这些老师们要帮着学生选题,构思,成文等一篇论文方方面面的工作,而我们大家都是“跪舔”老师智慧的头脑,千方百计地想着不要惹到老师生气可谓是如履薄冰。然而有的老师却实在是“高高在上”。论文指导老师分配下来之后,联系导师,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发微信本来以为大不了是“迟迟不回”,但是导师超出的想象,人家根本就没打算回,任凭你在这干着急,直跺脚。
老师是一份职业,而且还是需要很高文化素养的职业。跟大部分人的工作没有任何的区别,养家糊口,找到社会位置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我一直以为老师和学生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这样的想法我认为最应该是一名老师固有的。一个很厉害的老师说,“老师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老师和学生没有谁一定是对的,谁一定就是错的,术业有专攻,老师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着比学生更为丰富的学识,所以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作为老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学生捧着礼貌,老师回馈“修养”
有一次文艺学概论有一个课堂展示作业,以PPT的形式。因为前一天已经做过一个,但是效果不太好,所以那次还是有些许的紧张。我站在多媒体前面的时候,第一排有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伙,带着很治愈的笑容看着你。就在他温和善意的目光下我开始了我的分享。一开始可能有点紧张,老师带着莫大期待的眼神严肃地看着你,所以我的声音可能有点浮。刚一开始大部分的时候我都是看着第一排的那个男生在讲,他一直带着好奇目光笑着看着你,好似鼓励又好似好奇,我自己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讲的趣味性十足了。然后就慢慢地越来越流畅,自己也自在从容了很多。不过在过程中有两次卡壳了,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前排的那个男生带着他那超级治愈的眼神看着你,再加上本人长得那么帅,我可能有点恍惚,就忽然忘词了。不过我转移一下目光就又能很快接上了,那次PPT以我的角度来说很成功,虽然老师还是不太满意。如果不是那个男生鼓励眼神的笑容。可能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
真的很谢谢他,用肯定的目光舒缓了我当时局促的心情。我们并非同学,平常也从来没有什么交集。陌生的帮助却有着熟悉的温暖。
人与人之间交往,不单单靠的是礼貌,相处久了,礼貌站的分量会越来越小,更重要的反而是你个人的修养。
现在交朋友跟喜欢相处不费劲的
不用面对对方自以为是的吹嘘,虚与委蛇;
也不用面对对方若无其事的试探,各种斟酌;
不用面对带着奚落意味的关心,还得笑脸相迎说声感谢;
也不用为了讨彼此欢心而假心假意地相互吹捧。
愿我们彼此坦诚,彼此真挚,彼此尊重,彼此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