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是宋词单元,选取了四位词人的代表作,分别是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这四位词人可以说是宋代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这八首词可谓是诗歌长河中最为闪耀的明珠。
如何让这些经过大浪淘沙的被历史的冲涮所遗留下来的珍珠真正被学生理解并由此喜欢上诗词爱上诗词进而真正走进诗词的世界中,这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用美文唤醒学生的诗心
美学家朱光潜认为:“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出一种词的境界。”他强调的是经由“直觉”进入词的境界,因此,“入境”是学习古诗词的核心。记得常熟教研所的陈老师说过一句话“学生不是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炬”,因此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要感知到诗词之美。于是我给学生推荐了两篇文章《不读诗,怎么形容美好》和《你读过的诗词,都成了你的气质》,上课带着学生一起阅读。
后一篇文章用诗化般语言,以优雅的董卿、干净的李健、坚毅的叶嘉莹为例,提出:如果人生有诗词,那么老去的将是年龄,不老的是气质;诗词,清净了内心,也塑造独立的风骨。诗词淬炼出坚毅。坚毅者,将在岁月的流逝里,气质不老。
二、以诗词节目感受词之魅力
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收视率和口碑双双领跑,瞬间深入千家万户,掀起了一个全民学诗词、答诗词的热潮。总导演颜芳分析该节目大获好评的一个原因时说道“古诗词在人们的心中是有种子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我想,作为高中生来说,更有热爱诗词的种子。因此,我趁热打铁,用两节课的时间播放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五场的比赛,让学生们全面地近距离地感知诗词之美,近距离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含义。
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流露出来的惊讶、惊叹、惊喜让我非常欣慰,还有不少学生边看边记笔记。课后,我把这一场的文字稿整理给学生,让学生慢慢消化、吸收进而巩固节目中所传递的诗词。
三、知人论世赏析文本之深蕴
当学生学习诗词的火炬被点燃后,我才开始进入诗词单元的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诗词,知人论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
《孟子·万章下》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而本单元的四位词人创作风格与他门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因此,在教学柳永词时给学生补充了资料《柳永生平极其创作成就》,并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了《柳永:流连春楼难入仕》。在赏析苏轼词时,补充了文本资料《一蓑烟雨任平生——追随苏轼人生地图,走一遍苏轼的人生之旅》,让学生全方位地走近了苏轼,里面有一段话学生特别有感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正如苏轼自己所写的这阕《西江月》一样,他的一生如梦如幻,际遇起伏。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刻画了一幅空前绝后的人生地图。他也曾位极人臣,光彩夺目,他也曾壮志难酬,流放海外,然而无论荣辱贵贱,他皆已处变不惊。一颗平常心,造就了他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风雨之中,诗人的身影渐行渐远,然而他留给我们的故事,却在时光悠悠中,源远流长……
除了教材中的两首词,作为一代大文豪,苏轼的词可谓都是精品,因此,我把苏轼最为有名的十首词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诗词的热情。甚而有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一定要读一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借着这种热情,我又选取了余秋雨先生的《东坡突围》一文给学生阅读。余秋雨在分析超时代人物的状况时也非常清晰和深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通过此篇让学生对必修二所学的《赤壁赋》又是一个补充。
王荣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既不能脱离教材,也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要积极思考自己应该“教什么”。
在教授辛弃疾和李清照的词作时,我选取了梁衡写的散文名篇《把栏杆拍遍》和《乱世中的美神》两篇文章,让学生在理解词人词作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大师是如何写人物评赏文字的。
另外,《百家讲坛》中康震老师用通俗易懂而又幽默的话语对李清照作了全面的讲解,我给学生观看了康震老师对《醉花阴》《声声慢》《减字木兰花》《临江仙》《感怀》《浣溪沙》《点绛唇》《如梦令》等名作的讲解视频。学生看完后纷纷表示对词作哦的领悟豁然开朗。
四、飞花令竞赛增加学生的诗词积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借着这股学习宋词的热情,我们年级举办了“墨书湖校园艺术节”之“飞花令”的比赛。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全年级15个班共有64,名学生报名参加了预赛,而我所教的两个班共有11人参加,初赛以“水”“月”“山”“花”“云”为主题词,通过激烈的角逐,最终12名同学进入半决赛,而我们班就占了一半。半决赛的主题词是“颜色”“数字”“家”“国”,学生准备非常充分,比赛过程精彩不断,最终决出了六名同学参加了“墨水湖校园艺术节”之“飞花令”的决赛,其中我们班有3名同学站在了决赛的赛场。他们在听雨桥上现场较量,来回对诗100多回合,最终决出了冠军和亚军,我们班的魏敬仪同学虽然与冠军失之交臂,只获得了亚军,但她们在赛场上所展现出来的对诗词的热爱与积淀让我倍感欣慰。三场比赛下来,选手积累了丰厚的诗词,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在活动中,孩子们真正地参与其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让莘莘学子去颂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去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课堂内和课堂外的诗词学习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让学生们真正把诗词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诗词单元的学习随着飞花令比赛的结束也暂时告一段落,但我想,诗词的种子应该在她们的心里已经开始生根、发芽,我们就静待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