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读书是孤独的过程,是自我的心灵对话。
读书真的有如此的神圣吗?真的是这样的傲娇吗?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观点给不喜欢读书的人一个享受生活的正面态度:“大部分人读书与看电影电视打游戏一样,是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
很显然,读书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读书的乐趣也就只有喜欢读书的人能体会到。
读书首先要忍受的是孤独,喜欢阅读的人必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游山玩水,一个人体味异国风情。读书读的不仅仅是小说故事,小说所讲述的故事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就如鲁迅用笔杆子闹革命。小说本身是一个故事,但在故事背后亦或是社会现实,亦或是人性的探索。
读书不在于读书是否真的记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过一本很快就忘记了,如此的读书意义何在?即使读过的书会忘记,可是回想一遍读书的过程。你会发现在读书时的专注是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读书时是自我的对话,也是与作者的对话,是穿越时空的洽谈。
在书中体会的不仅是故事的跌宕起伏,还有书中所诉说的悲欢离合之情。就如追电视剧时,看到结尾,总会感慨一句“怎么会这样”。深深的伤感之情,是对作品中情节的肯定。
读书与电视剧具有一点相同之处--消遣娱乐。也有不同之处--读书是自我主动输入的过程,而看电视是被动输入的过程,主动的输入带有主观的思考,被动的输入往往是被绑架的灵魂。
很显然读书就算是消遣也与游戏不同,就当下游戏而言,游戏都具有娱乐性,也就是脱离现实的虚拟性。比如很火的梦幻西游与英雄联盟,都在不具有历史现实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所出品的游戏。
梦幻西游只需了解游戏模式就可根据时间和RMB来定义自己游戏中的能力。
英雄联盟还是具有一定的竞技性,随着电竞的发展,竞技游戏越来越受玩家喜欢,这类游戏与体育竞技唯一不同的是否有体力的付出,相同的是都需要团队合作需要敏锐的竞技能力,游戏天赋。如果说游戏与读书相同,那么游戏首先应该具备与现实社会一致性。再者,游戏也并不能做到自我的心灵对话。不过游戏确实能让人专注,只不过每次打完联盟的你是否有所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读书与追剧玩游戏不同。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长得丑的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信仰放在心里。
放假回家时摆好的一部分高中读过的想在看一遍书。(本人初中的照片,真是不想再用软件打马赛克了,累累累)
还记得曾读《红与黑》时,感慨原来那时代的欧洲也是情妇盛行。这简直就是一部武侠小说。到结尾时还为于连将死之人的惋惜。那是在想如果拍成中国电视剧,于连这种男一号是不会死的。小说与电视剧的不同就在于,小说并不具有那么多的偶然性。
《三个火枪手》在高中阅读时仅仅用了两天看完,那是高中的周末,周六周天全是自习,在学校闲来无事看看书。两天时间阅读一本好书,并不比两天里做多少的数学练习题要差(毕竟也不会做)。火枪手也类似于武侠小说,正是这样的文风,才能让一个没怎么读过书的高中生在课堂上看的如此的入迷。达达尼尔故事的曲折穿插着历史的线索,这不仅在读小说,也在阅读历史。书籍就是这样,总能让你有所获。高中的这个周末虽然没有做练习题没有跟同学说过几句话,但我不并不孤独。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这是放在床头的读物,晚上十点下了晚自习回到家,躺在床上手捧此书,必定读上一俩个小时,因为这本书的文风偏阴冷,以至于当我想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作者所传达的阴冷的虚幻(吓得失眠了)。很喜欢一篇读后感里句子:愿我们的人生都没有骤然老去的片刻。也愿每个人都不失却内心清洁的孤独。
读书就这么的简单。仅仅是一中消遣的方式,可是我喜欢这样的消遣。
当把《平凡的世界》消遣完后,给予我的是奋进的认知,是孙少平给予读者的生活历程的简述。在这渺小的世间,多少的苦难才能给予平凡的人如此的历练。孙少平精神世界的知音田晓霞,是多少读者所想要的幻境。
读书多了增加的是思想的深度,不否定有“悟性高的人,即使不读书,也可以从生活领悟真知灼见”,如果悟性高的人也在阅读呢?
可观有名的人,哪个人的家不像图书馆一般。
王石说:“百战之后要读书”
马云说:“智商是读书读出来的”
比尔盖茨对话李彦宏时说:“突破人生局限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读书是自我的消遣,我喜欢一个人坐在图书馆读一本好书,喜欢坐在湖边望着一湖春水,读一段文字,喜欢在绿柳成荫的树下都一首好诗,喜欢在旅途中带一本小说。喜欢与陌生的人分享喜悦,喜欢与生活的惊喜碰撞,喜欢与生活为伴,喜欢享受生活。
我想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消遣,现在书店越来越少,网吧却越来越多。
读书仅仅与自己有关,我享受读书的自我安慰,享受读书时的专注,享受阅读这种消遣方式,读书与他人无关。
最后央视的公益广告词
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
阅读是让真正的阳光住在心里
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
在书中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思想共舞
要过日子也要放飞灵魂,读书,与后者有关
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