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年选择“市场换技术”战略,是自主创新路上踩的一个大坑。
一些人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评论,说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的。
但是,如果我们回到改革开放初期那个真实的历史现场,就会发现,“市场换技术”不但有强大的理论依据,而且可能是当时认知条件下,解决中国工业发展难题的最佳选择。
理论依据。
当时发展经济学的主流观点认为,后发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需要经过一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从引进模仿,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
具体来说,后发国家制造企业会经历从纯粹的代工厂,到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贴牌厂商,到拥有自主品牌的制造商。
前一个阶段的经验积累,能够让企业自然长出下一个阶段需要的能力。
这样的理论无懈可击,被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普遍接受。
改革开放前后,也就是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中国工业体系面临的具体困境。
当时,为了尽快获得先进技术、快速提升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做的第一个尝试并不是“市场换技术”,而是从国外直接进口成套的生产设备。
比如1970年代中期的“四三方案”以及1978年启动的“七八计划”,就是从欧美及日本大量进口成套装备。
钱从哪里来?
“七八计划”光是进口设备就需要130亿美元,此外,修建厂房、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又要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要知道,1977年当年中国的出口外汇收入只有区区76亿美元,中国政府的总财政收入也不过800多亿元人民币,根本没钱支付这笔天量费用。
本来希望靠增加石油出口和获得国外贷款援助来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这两条路都行不通。
新勘探出的石油储量远远低于预期,而发达国家承诺的贷款援助也没有如期兑现。
更糟心的是,事后复盘,由于当时中国不熟悉国际商务谈判规则,那个时期中国进口设备的成本要显著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更是远远高于日本在同一时期从欧美进口设备的价格。
中国在短期内面临巨大的外汇缺口,直接导致1979年初爆发了财政危机。
兜里没钱,靠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来提升工业能力这条路走不通,后续的设备引进计划被全面叫停。
退一步说,即使当时能够获得国外贷款来购买设备,后续也会面临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给国家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
这一时期,我国派出大量考察团,到几十个国家寻找发展工业的先进经验。
其中,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发展模式引起了决策层的注意。
他们不是进口成套设备,而是以技术许可、合作生产和合资经营的方式,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迅速提高了国内工业水平。
能不能借鉴这种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