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来自网络的文章,文笔流畅但不细腻,却句句戳心,因为当下我正经历着类似的事情。
最担心的是发各种通知,原定于24小时讨论并表决的提案,如果不是各个击破,可能永远只是个提案,销声匿迹
小到5人小组,大到100人大群,每个人手头上都有自己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就不能腾出这几秒钟的时间,回复简单的“收到”是有多难,难道属你最忙?!你不回,谁能知道你看没看到信息!天晓得!发了点牢骚,抱歉…
正文如下,不算短,但1分钟阅读足以
细节处见人品,收到回复,十分简单的一件事,可以看出一个人心里有没有他人、有没有为他人着想、方便他人的细腻心思。别说你很忙,很多大领导都很忙,人家也懂得回复别人的信息。“收到”两个字,你打出来,只要一秒。对方再次打电话和你确认需要一分钟,而这一分钟,你也在消耗。珍惜别人的时间,珍惜自己的时间,方便他人,方便自己,所有,收到了,看见了,请回复。
“收到”是一种尊重
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会差
朋友妍妍在一家公司做行政。
有天上班,妍妍接到领导指示,明天公司拍宣传片,要求所有员工穿黑色正装。
妍妍立刻在公司微信群发通知,最后还特意叮嘱“收到请回复。”
同事们陆陆续续回复了,但直到下班,还有三个同事没有回。
妍妍赶紧给他们打电话。
结果一个说看到,就是没回;一个觉得是小事,妍妍特意打个电话是小题大做。
还有一个同事连电话都没接。
“我就一直担心那个没接电话的同事第二天会不会没穿正装,到时候领导又觉得我没有通知到,第二天看到他穿着正装来上班才松一口气。”
妍妍说,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发通知。
“发通知这事,虽然简单又无技术含量,但最考验人的耐心。”
隔着手机屏幕,我们永远不知道对方的等待有多焦急。
但我们能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发通知的那个人呢?
有紧急或重大消息要通知到每一个人,你会怎么做?你是否也会选择群发的方式,并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馈?
当你的信息发出去许久,只得到零星回复,你是否会焦虑?会担心?
“收到”两个字,花不了你1分钟的时间,但是对通知者而言,是一种证明和交代。
“收到”两个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将心比心。
懂得将心比心的人,能够尊重他人。
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人品不会差。
“收到”是一个承诺
有契约精神的人,人品不会差
和妍妍有着同样烦恼的,是我的同学黄伟,他在一所高校做辅导员。
每年毕业季,关于如何办理离校手续、准备毕业材料的通知,他都要发很多遍,QQ群、微信群、短信、邮件,一个都不落下。
“我也不想发这么多遍,因为我很少能收到回复,我只能多发几遍确保他们能看到。”
可就是这样,临近毕业办手续,总有些同学的材料准备不足,而准备不足的借口永远都是“老师,我没看到信息呀”“老师,我没收到信息呀”。
在学生回复信息这件事上,黄伟更担心这种行为背后所展现的学生们“契约精神”的缺失。
“不回复,就默认为没看到、不知道,到时候出状况就可以推脱。都是成年人了,还这么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工作了怎么办?”
社会很大,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转个路口就能找到对方。信息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时常聚在一起来通知。更不会有人反复通知,等你确认。
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收到”两个字不仅仅表示你看到了这条信息,还意味着你明白这条信息里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
“收到”两个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契约精神,遵守契约,主动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
有契约精神的人,人品不会差。
“收到”见人品
凡事有交待
“收到”这件小事,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别人通知一件事,回复一下“收到,谢谢。”
别人问你一个问题,知道且愿意回答就回答,不知道不愿意就回一下“不了解。”
别人邀请你去赴约,想去就同意,不想去就说不愿意,哪怕借口忙也好,装作没看见很不好。
别人在你很忙的时候找你,可以先解释一下忙,等到闲下来再说。
别人如果想找你闲聊,如果你愿意就说,如果不想也不要忽视,告诉他你有事。
别人给你发的消息,你在很久后才回复,请先说声抱歉,再好好聊聊……
这个世界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忽视收到的信息,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可能是觉得无所谓了,可能是因为忙......
但是对于发消息的人而言,宁愿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沉默。
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凡事都有交待,这就是最好的人品
希望小伙伴们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