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整个人类历史的展开,就是科学和艺术以平行线的方式交替解释人与自然。现在是科学的最大发展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以最快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等科学再一次撞到南墙,艺术又会超越科学,解释人类的新问题。那时候才会出现崭新的文学/哲学,崭新的电影,崭新的绘画流派和音乐。——《鱼羊野史》高晓松
《鱼羊野史》以日期为线写下历史上的今天,它以两个月的历史为一册,共计六册,六册合计起来估计有两本牛津字典这么厚。不过你们可别被我吓住了,因为读它无需从头读起,每一册都各自独立,而每一册里的每个历史上的今天也基本是各自独立的故事,比如今天9.2,我们便可直接翻到历史上的9.2,如此读历史,更有鲜活的历史代入感。
01/
说到鲜活,不得不讲《鱼羊野史》的书名的“鱼羊”及“野史”二词,也是颇为讲究。
鱼羊者,鲜也。鱼和羊代表了人类生活的不同形态,最早人类是靠采集和捕猎来生存,后来人类的食物渐渐丰足,开始把吃不完的食物驯养起来,而羊是人类已知的最早驯化的动物,所以这里的鱼和羊分别代表的是人类的狩猎文明和驯养文明,而从狩猎(采集)文明到驯养(种植)文明,这就是文明的进步。而高晓松想给我们呈现的便是这种进步着的鲜活的历史。
那么何为野史?野史,是和正史相对的民间编撰的历史,其中一部分还是有待考察的。估计高晓松知道自己所讲内容不全然靠谱,也深知如今互联网时代喷子太多,还不如大大方方承认自己说的这些都是野史,所以你们也别太较真,以和为贵。
那么从书名,我们就大概读出了1/12个高晓松——他自动连接着过去与当下,并不断调整当下的预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不仅读史解史,也同时学习和接受着当下最新鲜的资讯和事物,这是鲜,是连接鱼和羊;他知时代在变,且知变化愈发剧烈,所以尽管他说着自己学富五车,但也未敢自诩全知更不认为自己所知必然正确,而是随时做好改变的准备,于是他活成了一部野史,有待我们去考察未知的部分。
02/
高晓松热爱历史,这是我读出的第二个1/12。
从中华民国成立,到靖康之变;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国共合作第二次破裂;从列克星敦第一枪,到诺曼底登陆,从君士坦丁堡陷落,到锦衣卫设立......无论是中国史还是西方史的故事,高晓松似乎都能信手拈来,经他讲出来颇为有趣。其实有人诟病这本书太烂,就只是罗列了一系列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事,然后轻轻地发表自己的一番小见解,似蜻蜓点水。虽然我不是高晓松粉,但我这里还是要为他辩驳一下的:
首先高晓松本人就没打算就每件历史上的事做详尽分析,因为鱼羊野史本就脱胎于他的一档脱口秀节目,节目的形式限制了内容的表达,但如果真要洋洋洒洒的分析,高晓松也能做的来;
其次高晓松自己在序里面也说的“杂七杂八,信马由缰,点到即止”,这一点在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我就举一个例子,比如他讲美国上将麦克阿瑟抵达日本的历史事件时,他一会讲天皇通过电台宣布日本投降,一会讲麦克阿瑟在菲律宾和日本军死扛最后丢下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的承诺,一会又跳到日本电影《人证》,一会又跳到美国教育对日本年轻人的洗脑,一会又谈到作家三岛由纪夫,跳跃性极强。
所以,高晓松只是将自己了解到的很多东西通过一个事件连接起来,然后将这种连接整体的呈现给读者,就好比本来只是几根线,高晓松用自己的知识见解为针把这些线串联成更生动的面呈现出来,而如果读者对他讲的这些面感兴趣然后再去深入了解,我想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就比如我自己,以前我只知道4.1是愚人节,是哥哥张国荣的忌日,但我通过鱼羊野史知道了林徽因林先生也是这一天去世的,她和张国荣都是两个动人心弦的人,都应该被历史记住。
整册《鱼羊野史》看下来,你会发现高晓松谈及的历史更多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以及西方史,再远点也只到明和南北宋朝代,这也许与中国朝代更替纪元计算太复杂有关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读出了一位热爱历史的高晓松。
03/
高晓松热爱艺术,这是我读出的第三个1/12。
高晓松热爱艺术,这和他本人的职业身份是有密切关系的。
首先他是一位出色的音乐人,他那首《同桌的你》大家想必都是听过的,特别好的词曲;他书中聊的特别多的一个话题就是音乐,他和我们谈黄家驹,谈齐秦,谈崔健,也谈碧昂斯,谈迈克尔杰克逊,谈披头士,谈U2;每次他谈起这些歌手的时候他都特别激动,让我总觉得他说这些的时候眼里常含泪水;他坚持做音乐同时也慨叹中国音乐版权保护不足,所以常常在书里见到他戏谑到要是国内音乐版权保护能像国外做的那么好自己早就能靠收版权费过日子了哈哈。
其次他还是一位导演,他导演了电影《大武生》,尽管成绩不太好,他在书里也经常慨叹自己和那些大导演的差距,有时候说到一位大导演在比他年轻的年纪就导出了大片就会自嘲;他也经常在说中介绍一些电影,像《布拉格之春》,《埃及艳后》,《美国往事》,《一个国际的诞生》等,都是一些特别好的电影,后来一部分成了我必看电影的名单;
他还经常讲各位优秀的导演,像华人导演李安,贾樟柯,吴宇森等,外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大卫芬奇,北野武等,感谢又给我的电影名单中增加了好几部大片;还给我科普了一下电影节的常识:比如世界三大电影节分别是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而奥斯卡电影节不包括在内,奥斯卡是美国国内的电影节等等。
虽然他不是画家,但他在书中经常提到大画家像达利,格朗宁,小野洋子,朱德庸,当然少不了达芬奇,高更和塞尚;他讲到自己去一座城市首先要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里逛逛,这是让我觉的特别有意思的一点,他还讲到名画《蒙娜丽莎》失窃的小故事,蛮有趣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是在发生在历史的今天——8月21日。
04/
高晓松是个军事迷。这是我读出的第四个1/12。
高晓松特别迷军事武器,还经常跑去看一些航展。像我军的歼-10,武直-10,像美军的F-14战斗机,B-29轰炸机,像苏军的T55,T62坦克等等,他简直如数家珍;讲到ak-47的时候他特兴奋,但同时也为这种实用性大杀器对人类带来的伤害慨叹不已;讲到生化武器这种大规模的惨无人道的杀伤性武器时,他强烈谴责,简直恨不得把那股老北京的劲全怼到研究并实施生化武器的人身上。
他也研究历史上的很多战役,普法战争,列宁格勒战争,伊拉克战争,四平战役,百团大战,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诺曼底登陆,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等等,他讲战争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他喜欢讲很多战争中的小细节,他基本一讲到战争简直停不下来,所以讲战争的文章篇幅一般都比较长,以至于我看的时候每次以为他要讲完了结果又蹦出一段新的和战争关联的事件。
虽然作为一位军事迷,但高晓松是极为反对战争的,他谈到某种大杀器或者某场惨烈战役的时候,都会在结尾呼吁人们去正视武器或者战役,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滥用这些武器或者故意挑起战争的始作俑者身上,而不是这些武器本身以及服从命令的军人上。
05/
高晓松爱好文学。这是我读出得第五个1/12
首先是高晓松的出身决定的,他的家庭可谓是书香门第,爷爷高景德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外国张维是双院士+深圳大学创办者(这里简单带过一下,深圳大学就是自己的母校,校园科技楼那里就有张维院士的塑像,每次路过都会听到有人说他就是高晓松的外公,细细咀嚼这称谓其实蛮有趣的),外婆陆士嘉是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物理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科学家,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张克群,父亲高立人是清华大学教授,更不说他家和梁思成林徽因大师也是渊源颇深。所以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长对高晓松的这种文学热爱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他喜欢苏轼的大名士风范,他为苏轼在逆境下依旧有那种胸怀天下的风范而感动;他喜欢村上春树的作品,他认为文学不分国界;他喜欢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说,在讲到武侠的时候他那种小激动多少能猜到当年的他也是一个内心不羁爱自由的年轻小伙;他喜欢老舍先生的作品,因为老舍先生的作品里写的就是最本色的老北京,而他对北京这个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喜欢马克吐温,他喜欢罗素,他喜欢川端康成......
其实从一个人的书单多多少少能看懂一个人,在我看来,高晓松的书单构建起来的世界是这样的:这里同样有磨难,有灾祸,但也有气运,也有幸福;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有锄暴安良的侠者,有胸怀天下的大名士;这里有诸子百家,可以进行思想交锋,也可以破口大骂......简单,自由,美好。
06/
高晓松充满情怀,这是我读出的第六个1/12,也是最后一个1/12。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晓松说到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学期没回清华上课,因为在厦门大学谈恋爱,然后就在厦大待了一学期。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对高晓松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这种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行动反正我是做不来的。
另外高晓松特别怀念他们那个年代,音乐人对音乐创作特别疯狂,甚至为了搞音乐甘愿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那个年代不只是音乐人疯狂,即使普通人,只要他喜欢了认定了一位音乐人,他就愿意为他的歌买单,愿意为他的演唱会狂欢到声嘶力竭。
高晓松还经常在里面谈到他们那个年代的女神,像奥黛丽赫本,像玛丽莲梦露,像伊丽莎白泰勒,像山口百惠,然后慨叹现在的演员都趋于中性化了,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痛了,以至于他经常重看这些女神的作品。
07/
高晓松真是一位特别耐读的人,喜欢他的节目《晓说》,《晓松奇谈》,也喜欢他和蔡康永当《奇葩说》导师时的相爱相杀,都特别有趣。我想,也许见识多了思考多了,人自然就有趣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