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是孩子,所以热泪盈眶 ——《放牛班的春天》
电影讲述了在20世纪中叶的法国,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家,来到乡间的教辅院,用爱与音乐打开了一群问题少年封闭心灵的故事,同时也让温暖治愈的音乐留在了世界观众的记忆最深处。
2004年该片一经上映就受到法国观众的极度喜爱和认可,成为当年法国最卖座的电影作品,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和影迷。影片曾获得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最佳原创歌曲,高口碑、高赞誉。
故事以倒叙的方式展开,音乐老师马修的一本日记将观众带入那段珍贵而温暖的回忆里。为人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校长用高压残暴的手段管治学生,而得不到理解关爱的孩子则以恶作剧来报复,老师和学生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对抗。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这或许就是这座教辅院被称之为“池塘之地”原因。而曾经发誓不再作曲的马修老师,为了给孩子们燃起理想和希望,在怀疑和阻挠中重新创作,组织合唱团,用爱与包容、鼓励和认可慢慢感化着这些内心脆弱、渴望得到爱的孩子。过气的音乐家、一群被视作不可教的“顽劣之徒”,在这座被阳光和希望遗忘的池塘之底,开始了一段彼此救赎和成就的时光。
“永远不要说永远,总有事情值得尝试。”这是影片中马修老师说的最让人感触的一句话,这是他所坚信的,也这样做了,像火种一般,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当搭载孩子感恩之情的纸飞随音乐缓缓旋落,马修老师的内心除了不舍,更多的是满足和欣慰,这群池塘之底的孩子懂得了感恩,更心怀希望,还有什么比拯救心灵更有价值的事情呢?
影片虽以教育和师生关系为题材,却不落俗套。不喊口号,没有刻意标榜师德学风,给人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感动和教化;看似描述了一个边缘化的群体,但又不过分悲情沉重,反而让观众在不经意地落泪中获得丝丝慰藉和共鸣。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其原因之一,大概就是它唤醒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柔软、最珍贵的童年记忆。
我们曾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难忘而一去不回的学生时光,当那荡涤心灵的歌声响起,遥远的记忆也慢慢变鲜活,师生之间的爱和温暖、同学之间的友谊,甚至是那份不被理解的伤心和冷漠,让观影的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
有的人或许就像影片中幸运的“皮埃尔”,有幸遇到像马修一样的老师,善解人意、愿意聆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也可能是长期得不到关心,被大人放弃而走向歧途的“孟丹”。很多人甚至在看完影片后感慨:如果当时我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我现在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曾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段往事: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位男生小杰,因为学习不好,不太聪明,很多老师也不喜欢他,所以总是受班里其他男生欺负,人变得很胆小自卑。后来,来了一位新班主任,她跟别的老师不一样,对小杰很关心,也特别注意去引导其他学生的态度。她让每个学生轮流当一天班长,包括小杰。还让他当生活委员,每次值日做的不错,都会夸奖他。过了一段时间,班里男孩子便不太欺负小杰,而他也渐渐变得有自信,主动帮班里做事,主动给班级的花园浇水,这位班主任也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他:“你们看,咱们班门前的花长的多好,这都是小杰的功劳啊,我们大家都应该谢谢他。”这个时候,班里所有人都为小杰鼓掌……
小杰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好班主任,真心对待每一个人,重视每一位孩子。尽管不能让他一下子考第一名,但对他的尊重和善良,足以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想起小学的时光,是开心和快乐的。这个班级的所有人也是幸运的,感受了善良,也必定学会传递善良。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美好的童年记忆,而那些被忽视的儿童,往往会认为世界是冷漠的,周遭的人都是充满恶意的,当他们遭遇到生命中的难题时,也总会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怀疑、咒骂、歧视、错怪、不公……大人们任何一个不当的言行都可能毁了一个人的童年,甚至成为一生的阴影,长大后一旦回想起来,还是让人心绪难安,不能释怀。
所以,当我们看到电影里的孩子遭遇校长简单粗暴的对待时,总是感同身受,愤愤难平;而当善良的马修老师出现时,内心的渴望也被再次唤醒,曾今的遗憾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得更为强烈,我们多么希望这样一位人师就出现在自己的童年岁月里,而在此刻,或许也只能借由影片获得一些慰藉。
哲学家卢梭曾说过,“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的确,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人指引方向,教我们分辨善恶,需要有人给予内心力量和希望。也希望可以在任何时候,长大的我们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怀念童年,追忆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