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一个在当下广泛被讨论的话题,我们的文化习惯于把孤独和凄凉的场景联系在一起,每每提到这个字眼,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形单影只的单身青年又或是孤独终老的独居老者。人们害怕孤独,逃避孤独,不愿承认自己的孤独,于是有的人想尽办法融入圈子,有的人不惜一切找到伴侣,有的父母用尽手段将成年的子女留在自己身边,表面看似一个个融洽和谐的团体,实则很多人在其中饱受着无法与人言说的孤独。
当我们从孤独的字面意思出发时,就会发现它其实只是描述了一种人的正常状态。“孤”意指“单独”,“独”可指“一个”。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即是单独一个人的状态,但是因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倾向于赋予两个字贬义的含义,于是,这个可以中性意义的词成了一个让人避之不及的状态。
本书作者蒋勋从讲述自己对孤独的理解出发,分析六种孤独的类型,试图让读者重新对孤独进行思考。我没有阅读原书,而是收听作者在电台的广播。作为一名旅法多年的文艺学者,蒋勋的台湾腔中透露着一种安静沉稳的气质,像一位长者又像一位朋友,以自己人生经历为参照,不急不躁地诉说着智慧的思考。
他提到的六种孤独分别是情欲孤独,革命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暴力孤独以及伦理孤独。革命孤独和暴力孤独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并没有引起太多我的共鸣,而对情欲孤独和思维孤独的描述则到处了我想要表达却一直无力表达的语言。
情欲孤独是我和周围同龄人普遍经历过的一种孤独。青春期时的孩子,正值自己身体变化和对异性充满好奇的时期。在最需要父母和长辈指导和引领的年纪里,在欲望刚刚开始萌芽的重要阶段,却被羞于探讨这个话题的家长和社会压抑了。于是有些孩子将这部分冲动深埋心底,在自己慢慢走向成熟的阶段里羞涩地一点一点收集着零星的信息,也有一些按耐不出好奇和冲动,用不恰当的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原本是人类一种自然的美好的现象和情感,却由于我们的对待方式变成了一种令人羞于启齿的事情。现在的青少年仍然在经历这种孤独感,这种缺憾导致了人生发展阶段的断裂,人格的完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思考一定是需要一个人进行的,因此思维孤独是无法避免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是最害怕孤独的一群人,由于害怕孤独,我们随时随地把自己与朋友和世界用社交网络连在一起,或者用视频图片游戏各式各样的媒体来填补生活的空虚。这就使得我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发呆无聊是恐怖的,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愿给自己任何一刻时间独处。生活在一群不思考人群中的思考者一定是孤独的,寂寞的。他的生活方式很难被人们接纳,甚至还会招来非议。但是思考者也是幸福的,在于自己的思维和内心对话时获得的满足感是任何肤浅的娱乐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孤独是人一生中一定会面临的境况,从惧怕孤独到享受孤独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思考让人痛苦,毕竟曲高和寡,但是内心富足的人也并不需要太多应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