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读书?或许,这是关于读书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
且不说古代。在这个被信息洪流包围的今天,怎样避免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书。
读书能让我们更了解世界,也更了解自己,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各种信息,果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书是最优质的资源宝库,是我们人类共有的财富,那些经典书籍,全世界的人都在阅读。书中总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汲取知识最好的办法也是读书,知识可以与他人共享,可以超越时代泽被后世。“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孔子曰”等古人的话语至今仍在沿用。我们还可以从书中获悉最新的科技成果。拥有更多更为优质的信息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够游刃有余地生活下去。
所以,关于如何读书以及如何做读书笔记,我写了四千多字。这篇文章看冗长,其实都是干货。
相信喜欢读书,或者想要读书的人,大多都遇到过以下三个问题。
怎么选书?
读书记不住怎么办?
如何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有用吗?
我也遇到过这些问题。不过,遇到问题后,我有过针对性的思考,结合自己的实践,有一点点心得,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如何选书?
喜欢读书的人,基本可以从自己的书架中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看的书一定是不一样的,同理,他们选的书也是不一样的。
最初看书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自己的见地,也许单纯冲着一个好看的封面或者一个独具诱惑力的标题就买了一本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以及阅读的不断深入,一些人慢慢开始喜欢啃“硬书”了,在选书的时候,往往会选一些有深度的书,看书对于他们而言已不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获取知识、获取思想。
但无论你处于哪个阶段,都要面临选书的问题。目前我们大概可以从三个渠道选书:网络、实体书店、图书馆。
其中,对于新手而言,去书店选书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也会给你带来很棒的体验。当然书店书比较贵,可以选好书,再到网上购买。但是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到一家书店,都会至少买一本书留做纪念,就好比我在这家书店上写上了“到此一游”。
想想书店的结构安排,入口处总是放着新书、畅销书、书店重点推荐等,里面是分类书架。
对于这个结构心中有数后,你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5分钟左右)先扫视一下门口推荐的热门书籍。畅销书都有其“畅销”的理由,其中有非常优秀的小说,有前沿科技、文化等等。然后再往里面走,到你所喜欢的区域,如“历史”或“文学”“科普”等任何一个你喜欢的区域扫视一遍,找找有没有与自己的目标关键词相关的书。
找到比较中意的书后,可以花10-15分钟,先翻看一下书的目录,然后把书大致翻一遍,可以用跳读的方法阅读一遍书:一边看看小标题和配图,一边大致浏览一下书的内容。即便只是扫视一遍全书,也可以顺便看到许多关键词,这样翻一遍会对书有个大致的了解。这个步骤可以帮你做一个初步的筛选,找到你想进一步了解的书,或是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书。
狂书店的妙处:你可以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淘到最新的信息,而这一点是在图书馆里难以做到的。书店时常引进最新书籍,把旧书整理下架(尤其是小型书店),保留下来的也都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书,所以在这里能得到最新的信息。
在书店也能够了解到“现在什么书卖得好”,也就是说,能知道“大家在关注些什么”,以及“哪位作家最受大家喜爱”,即“风尚人物”“热点人物”是谁。毫无疑问,从最新刊物的倾向到畅销书的倾向,在这里绝对能发现林林总总的关键词。
令人遗憾的是,在网络书店就很难获得如此有深度的选书的乐趣。但经常买书(阅读量大)的人,在网上选书也不失为一种最便利的选择。无论是京东、当当、亚马逊,都有读书频道,读书频道的首页上总会出现不同的编辑推荐的“专题”,其中列满了畅销书以及新书或者经典书籍。点开你所感兴趣的书,还会在这本书的链接中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语(如果是畅销书,一般用带颜色的字将介绍语写在最醒目的位置),这句介绍往往可以成为选书的一个参考。但你也不要太相信这句“广告词”,还要看看书的介绍,尤其是书的目录,再参考买家留言,就基本可以选出比较满意的书了。
二、如何读书?
泛读与精读结合。
这也是我最近才开始尝试的读书方法。之前,我也与大多数的读者一样“一根筋”,无论什么书买回来后都当作宝贝一样,翻开书的第一个字开始,就要细细读来,直到最后一个字,殊不知,已犯了读书的大忌。
读书一定要将泛读和精读相结合。
拿起一本书,首先要泛读全书。
怎么泛读?
和我们在书店选书的步骤差不多。
1、用5分钟时间浏览一下书的封面(尤其有腰封的书)以及目录,知道书的大致内容;
2、用30分钟将书从头至尾浏览一遍,重点看不同章节的大小标题,图片、图注,以及用跳读的方法将书大致看一遍。以此来把握整本书的大致脉络。
在浏览时,可以用笔在书上做下标记(最好选择铅笔),画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切记,不要大段大段地画,只画关键词即可。
不要觉得30分钟时间太短,你可以做个试验,你找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拿着表计时30分钟,然后专心做一件事,可以是读书,你会发现30分钟远比你想象得长得多。
经过以上两个步骤后,就可以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如果值得读,就要开始精读了。如果不值得读,就可以“抛弃”它了。
怎么精读?
即便是精读,也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
读书慢有几个弊端:
1、容易走神儿、瞌睡。因为人的思维速度是600字/分钟,而一个读书比较慢的人阅读速度大概也就是200字/分钟。很显然,阅读速度无法跟上思维速度,低估人脑的运行速度的后果,必然会让你更容易走神儿,甚至犯困了;
2、忘得快。读书慢会无限拉长阅读的时间,所以总是读到后面,就已经忘了前面的内容了。因为相隔时间太长了;
3、影响理解和记忆。多数人读书都是逐字阅读的,这就非常容易让我们限于阅读行为本身,注意力都在“念”每个字上,而并非用于思考。
但大家或许还是疑惑,“精读”不就应该慢吗?“精读”与“快速读书”本身就是个矛盾体吧?这只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吧?还是应该老老实实一字一句地读书,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就是被这样教育的。
我说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是为了让大家的精力更加集中,而并非只注重阅读速度。与读书这一行为相比,更重要的是要吸取知识,以及挖掘书中蕴藏的思想。
在精读的时候,配合做一些读书笔记(在下面会讲到),更有助于挖掘隐藏在书中的秘密,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并记住这本书。
三、好书要反复阅读
为什么你总是记不住书的内容呢?因为你太懒——既懒于反复阅读,也懒于思考。
首先,反复阅读会大大改善“记不住”的窘境。大多数阅读高手都有反复阅读的习惯。
其次,尤其是经典好书,不反复阅读,是无法更加全面、深入地品味和理解全书的。一本好书,无论阅读多少遍,都会有新的发现。不同时期阅读同一本书,所思所想也必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不同成长阶段阅读同一本书,你会发现自己渐渐成熟的思想轨迹。
四、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忆
或许你没有注意,一个关键词总是能够触发一连串的记忆。
比如“火车”这个关键词,就可以让你回忆起第一次坐火车的画面,或者某一次旅游的回忆,或者远在异乡的你在春节回家的记忆。再比如“数学老师”这个关键词,可以让你回忆起你与某一个数学老师的许多件事。相反,如果让你记一大串的内容,你一定很难记住。
读书也是如此。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梳理全书的脉络,在做思维导图的时候,写上关键词,还有助于我们回忆整本书的内容。
这个方法,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尝试。之前,我一直认为做思维导图完全是“形式主义”,实践证明,完全不是。不妨你也试一下。
五、养成复述的阅读习惯
读过的书不能很透彻的理解怎么办?复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对于初学者,可以尝试在阅读每一节,或者每一章之后,尝试合上书,在心里复述一下之前读过的内容。如果第一次复述没记住,可以再快速浏览一遍之前的内容,然后再复述,直到能够复述完整为止。按照这样的方法阅读全书。
在锻炼一段时间后,相信你的阅读水平会更上一个台阶,这时候,可以尝试着阅读更长的内容再复述,直到最后,读完一本书,可以合上书复述书中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帮助你理解书中的内容了,并且加深了你对全书内容的记忆。
六、怎样做读书笔记?
首先,要养成拿着笔读书的习惯。
拿着笔读书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用以辅助阅读,这样可以减少1/3的阅读时间(经科学研究证明,人在阅读时,寻找下一行第一个字会浪费1/3的时间,也就是每当我们阅读3个小时,就要浪费1小时在寻找下一行上);另一个是可以随时在书上做标记,写心得。
我通常习惯于在泛读时使用铅笔,精读时换成带颜色的笔,反复阅读时换成另一种颜色的笔。下面说说这么做的原因:
1)泛读时用铅笔:在泛读时看到自己比较喜欢的章节以及明显的关键词时,可以用铅笔做个记号,以便精读时可以重点看这方面内容。
2)精读时使用彩色笔:精读与泛读大为不同。泛读时所关注的信息,在精读时有可能受到肯定,也有可能被推翻。所以,在泛读时用铅笔做的记号,在精读时可以修改。即便不修改,在精读时换成带颜色的笔,做的标记会更醒目。
精读时,可以在书页面的空白处写上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比如这一段或者这一章的内容对你的启发等。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即便书中一大段都是你所喜欢的内容,也最好不要用线逐行全部划上,这样不仅让书看起来缭乱,反而更让你看不出重点。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这一段的左侧划一条竖线。在反复阅读时,如果依然觉得这段重要,可以再划一条竖线(竖线越多,代表这段话越重要)。然后可以用带颜色的笔划出段落中的关键词,这样更有助于记忆。
3)反复阅读时换成另一种颜色的笔:反复阅读时,做记号,以及在页面空白处写感悟的步骤都与精读时完全相同。但是,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或者读者阅历的不断增加,写在书上的感悟肯定也有很大变化。不同颜色的笔记,可以让你看到自己思维方式的不断成熟的轨迹。
其次,摘录书中的经典语句,可以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文摘可以用两种载体,一种是电子版,即建立一个专门做书摘的word,把所读过的书的经典语句都打在上面;另一种是用笔工整地抄写在本子上。
上学的时候,我有专门摘录经典语句的本子,但是现在,我更习惯把经典语句保存在word文档上,一方面打字比写字效率高,另一方面,文档不仅可以保存电子版,还可以随时打印出来,整理成册。
第三,写书评(或者读后感)。
在创办“越读时间”之前,我很少写书评,自从写书评开始,我发现过去读书只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上。
很多人以为写书评门槛很低,其实不然。书评并不是让你介绍一下书的内容,以及表面意思。而需要你挖掘一本书最深层次的思考,甚至是作者本身都未曾有过的思考。所以写书评绝对是对读书行为的一个升华,也是对你思想的一个升华。
一篇好的书评,不仅可以让你“学以致用”,还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最重要的是,到此为止,这一本书已经被你完全“吃透”了。相信,你再也不会“忘记这本书”“不理解这本书”了。
小伙伴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重新定义阅读吧!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