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一种现象,或者说是一种问题。
困扰了我很久。
1.
记得初中时候在读者上有看到这样一句话,大意是:文学的魅力就在于你突然发现你不是有这样感受的孤独的一个人。当时奉为经典,简直觉得这样一句话讲出了我想表达却难以表达的情绪,看到这句话那一瞬间的感受,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觉得畅快。之后的生活里,更是各种印证了这句话。语文课上的诗词歌赋,一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简直就是在描述自己的境况,为这一句的同感兴奋到在中学的课堂笑出声来;也有时候会因为和某人的闲谈而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有过一样的经历和感受,其中有对家长的抱怨,有对生活的感受,也有青春时候的叛逆以及很多很多,我们觉得一样的感觉,之后引为知己,相谈甚欢。总之那时候清晰的觉得,感同身受真的是一个很美好的词。在那个瞬间,简直畅快到每个毛孔都舒张开,身体都可以飘起来一样。
2.
有看到说,一个眼神里边大概有8k的信息。8k大概是八千字儿,看小说的经验告诉我。所以我一直会想,语气和神态,又是多大的信息呢?想来不会少到哪里去。
文字比起语言来,要苍白无力的多。微信和QQ用多了,就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像我这样,聊到兴起喜欢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人,更是经常体会到。喜欢讲话的人,大概都懒得打字儿吧,反正我是这样的。偶尔和亲密的朋友文字聊天,你来我往,对方突然一句话会让你意识到,之前的某句文字被对方错误的解读或者说理解了,然后又得慢慢解释清楚自己的意思,久而久之熟悉的人之间,更倾向于发语音交流了。而不够熟悉的人之间的通过社交软件的交流,也就离真正的交流又距离远了那么一些,即便有时候很明白的意识到了误解的存在,却也懒得再去解释之前的误会了。
当然了,有时候对误解的放任并非只是因为懒,偶尔也是因为对方的开心。自己的某句话,被对方错误的理解,而后他开心的激动的做出热烈的回应,于是啊,不忍心浇灭他的热情和欢快,只能放任他自己去理解了。偶尔腹诽一下这样的场景,也还算欢乐。其实那个时候啊,已经觉得自己模糊之中抓住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了。
最早似乎是在电影里看到的一句话,当你觉得别人是sb的时候,往往别人也会觉得你是sb。所以一样的,甚至对我而言更多,我是一个情绪容易high起来的人,上述案例中的“对方”我应该扮演了更多次。
3.
这个困惑是在难过的时候被发现的。那天心情很不好,有朋友过来安慰我,吧啦吧啦讲一堆自以为的理解和自己的感觉,希望帮我解决情绪问题。我清楚的知道,他是认真的想帮我排忧解难的,但是我更明白,他理解的我的难过,并不是我那个时候的难过。于是,我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冒犯!这种情绪很难拿文字写出来,隐约就是自己的认知或者说所有对生活的理解被粗暴的否定一样,油然升起的是比难过更让人难以控制的愤怒......那时候,觉得朋友离我很远,我离别人很远。
那天以后,我清晰的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记得和别人聊过这样一个事情,当我知道了某个概念以后,会觉得生活里突然多了好多这个概念。比如学会一个新的词句,突然发现生活中这些词句出现的频率很高。当时还和学妹讨论了一下,是因为我们开始意识到了这类概念或者词句所以只是感觉上变多了,还是因为学会了新的概念和词句所以被使用的多了。到底也没有一个结论。总之,在我意识到距离的时候,也就把很多琐事和细节归结到了距离之中。有过去的,突然反应到原来当初是这样的啊;有现在的,大概你的这句话,又是不理解下的敷衍罢了吧 ;当然也一定会有未来的。
4.
这种距离从何而来,它又到底有多远呢?
最先冲入脑海的是一批太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大多是同学或者某些必须有交集的周围的人,在一些时光里,他们和我曾经是别人看来的很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吃饭,一起打游戏,一起做很多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如果生活一直一尘不变,或许可以这样一直下去。然而可惜的是,生活一直在向前。
我们某天以后在空间状态下,互相距离变大了,有毕业有搬家还有很多很多原因。这种亲密的关系瞬间消失无隐无踪,刻意的寻找也无济于事。突然惊觉,我们原来只是因为在某些时光里不得不互相遇见的人。可能我需要一个人在闲暇时说说话,也可能我需要在每天吃饭的时候不必一个人,更有可能我只是因为不那么喜欢一个人而你恰好在身边吧。当然你也一样,我们各取所需。原来,我们之间的亲密,都只是我们的错觉。在时空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本我们之间的沟壑再没有了丝毫的遮掩......
我们从来都相距甚远,不曾有过亲密。
5.
我很怀疑感同身受这件事了,担心它有可能是个骗局。解忧杂货店里有这样一段剧情,正值家道中落的小男孩恰好看到了披头士解散前的最后一部电影,《顺其自然》,自觉在电影中感受到了四人之间巨大的裂隙以及互相间的不满,作为披头士最狂热和坚定的粉丝,因为这种背叛的感觉,他失去了支撑他在困难中坚持下去的力量,最终逃离了父母。多年以后,自己的生活终于好转,然而父母早已为了他而与世长辞,偶然间再次看到了当年的电影,心境的差异让他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即使是最后一次合作,即使辉煌的披头士已经内部瓦解,甚至即使互相对于音乐的理解已经截然不同,四个人仍然是倾尽全力来参与和投入......事已至此,却也再难改变了。
感同身受到底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状态呢,还是,仅仅是情绪的骗局?
就文字而言,可以有太多太多不一样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以至于曾经著名的哲学家都用世界是世界来回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更高效的语言,也依然逃不过误会,甚至会更多,谣言的产生就常常源自表达和接受之间的差距;甚至而言,我们觉得客观的影像,也一样会骗人,鼎鼎大名的证人记忆效应就证明了接收到的影像和事实的差距。终究我们所能接收到的,还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吧。而我们往往会去相信愿意相信的事情。
6.
我要找到例外,一定要找到哪怕只有一例的让我坚信的亲密关系。
上升到亲密的时候,可以去考量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了。首先是朋友,是有那么几个人,尽管许久未见也少有联系,再见时依旧亲近,其实有时候很害怕和长久不联系的人有交流,不知道自己是出于逃避或是什么其他的心态,是有点儿担心就像鲁迅先生描写的和闰土的经历一样,多年以后的相见,却不如不见。这种感受太多了。亲近这种感觉从来不是具体的,反而带着那么一股子玄学的色彩,见面后的几个眼神儿或是单纯几句扯淡,互相之间便有了底,要么还是朋友,要么,那便只是认识了。这么一些人,还好,一直都觉的亲近。当然还有亲人,这些在我生命中离我最最近的人。父母和姐姐见证了我最多的喜怒哀乐,从我出生起他们就在我身边了,说起距离,大概他们才可能是离我最近的人吧。可是,他们又离我们有多远呢?
总是不经意间感觉到和他们在观念上的差距,不只一次的觉得比血缘根深蒂固的是和他们之间的代沟;至于姐姐,虽然也很亲密,但我们是很不一样的两个人,彼此的关注和关心以外,我们似乎并没有和其他人之间有什么两样。
7.
淮南子里边有这样一句,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有种浪漫的解释叫做,因为文字的出现所以人们之间的误会也产生了,人再也没办法切身的体会世间万物了,所以天上下点儿粟以示警告,而鬼也伤心的哭了。
我很喜欢这样的解释,听着让我觉得很美,但我知道,事实应该不是这样的。
距离一定是有的,和谁都有。亲密无间从来都是概念而非事实,亲密可能已经是独立意识的生物间最亲近的关系了。
人类因为情绪变得比其他物种温情可爱的多,而我同样因为情绪变得更加苛刻了。总是容易这样,对于好的高品质的东西的要求被无限的拔高,莫须有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最后变成了满满的恶意被充分的表现,忘记了最开始开心和兴奋的原因,也成功的消灭掉了这些快乐。
8.
更多的时候,我扮演的是一个在别人难过时候安慰别人的角色。我也清楚的知道,我并没有完全明白他的处境,不懂得他内心的感受和想法,甚至连他现在情感的状况都没有清晰的了解。我唯一确定自己明确知道的只有一件事,他现在不开心,而我希望他开心起来。
从出生起,我比较爱哭,你可能比较安静,到后来,我也许喜欢蓝色讨厌黑色,你喜欢红色而讨厌绿色,我喜欢在人群里边high,你乐意一个人沉默,小学我学了国画而你可能爱上了唱歌,之后呢,又发生了很多很多很多的不一样的事情,甚至呢,相遇的时候,我认识了你而你认识了的是我。我会有很多事不会告诉你,你也一样有自己的小秘密,还有更多的我们压根儿没有聊到的话题.......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的距离。
所幸的是,距离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交流。于陌生人而言,反倒因此多了些该有拘束和谨慎;于朋友而言,也可以多出一分自我和独立,我可以不懂你,但我支持你;碰到的你啊,如果我愿意多讲点儿自己的故事给你听,你且听好了,你若想要说你的故事,我也乐意听的话,当然也没有问题,我们可以互相多一点儿了解的。
这些距离其实到最后,就是自己了罢。难免会感觉孤独,不过偶尔的感同身受会暂时的消除掉距离,感受到孤独之外的美。美滋滋乐完了,还得做回自己。